隐居嵩山少林宗师,被人称为少林活拳谱,他否认释永信不会武功,真的吗?
引言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在电视里,经常能看到一些武林高手,他们来自各门各派功夫了得,能够凭借一身好功夫仗剑走遍天下,以天为盖地为炉,看上去一派潇洒。现实中真有会武功的人吗,其实是有的,只是远没有电视里的那么夸张罢了。像隐居嵩山的少林宗师郝释斋,长期以来对潜心修习佛法,对各类少林功夫也深有研究并精通,且对拳谱披肝沥胆地进行不倦地研究。
因此被人称为少林活拳谱,实实在在是一位虔诚修行之人。关于释永信,大家比较熟悉,他正是少林宗师郝释斋的徒弟。所谓名师出高徒,郝释斋自身功夫了得,徒弟的功夫也非空穴来风,他否认释永信不会武功。
一、心怀慈悲,造诣深厚的“郝释斋”
郝释斋生于乱世之中,也因此见过很多人在乱世中受苦受难,面对那些生活困难没有依靠的人,总是会去帮助他们。他一生都在虔心精研佛法、各类武术,是一位宅心仁厚、德行兼备的大师。尽管郝释斋大师拥有很高的造诣,但在网络还没普及的年代,人们对他不算熟悉。不过他的弟子遍布满天下,其中有名的释永信,就是他的徒弟。而大众所熟悉的童星释小龙,师从于释永信,是郝释斋徒孙,皆承于一脉。
郝释斋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在劳作之余,深入地对禅修佛法进行研究了。他拥有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使得他在修行的路上进度更快。他一直都很喜欢武术,为此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他经常利用夜晚的时间,在微弱的烛光中,研究拳谱,苦练少林功夫,所以在武学方面拥有较高的成就,被人们称为“少林活拳谱”。生于乱世,心怀慈悲的郝释斋,除去武功方面的成就,他还有很高的德行修养,22岁时自学医术,然后拜豫西名医李保山为师,立志学好医术,悬壶救世。待他医术大成,便为老百姓免费看病,一分钱也没收过。
二、无私奉献,弟子遍布全国
少林宗师郝释斋,进行禅修悟道,苦练少林功夫,精学医术,皆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所需,而是为了让自己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他是真诚怀抱四海,为少林功夫做贡献,以造福百姓为愿,以高远的品德为人生方向,这正是大师有别于常人的地方。因为宅心仁厚,他一直在努力地为社会做贡献,只要是需要他帮助的人,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他都乐于扶别人一把。为此被他帮助过的人多不胜数,而他的弟子也是遍布天下,像嵩山的大法王寺方丈释延佛,就曾得到郝释斋的帮助及引路。
释延佛身体有残疾,和郝释斋在嵩山的莲花寺相遇,后郝释斋让自己的弟子背他走向了少林寺,才使得他结缘于少林寺。他自己曾表示,如果没有郝释斋,就不会有后来的他。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少林寺第三十代方丈释永信,就是他的入室弟子。在拜于郝释斋门下以前,释永信还是一个小饭店的杂役,有缘拜郝释斋为师后,郝释斋把自己平生所学的武艺,全部传授给了释永信,毫无保留。
三、一生度人无数,可叹遭遇横祸
胸中怀有大爱的郝释斋,以自己所修来的学识功夫,尽数奉献予他人,教授予他人。为了这份信念,他在1972年还收了一对不堪生活欺压、前来拜访的姐妹,打破少林寺不收女弟子的旧例。眼中有色之人曾对他闲言闲语,他并没有在意一些人的污言秽语。他一生行得正、坐得端,无需作多余的解释。
此外,对于自己精心教育出来的徒弟释永信,他也会按照事实去发声:“有我郝释斋在,谁敢说释永信不会少林武功!”。此前有一些人怀疑释永信不会武功,实际上少林寺在向弟子传授武功的时候,通常都是在夜间进行,确保不会有第三个人在场,因此很少有人看到释永信显露过功夫。遗憾的是,这么一位德高望重,却在2014年3月13日下午,坐车回登封的路上遭飞来横祸,因无法抢救而离世。当时他84岁,无数人叹惋,大师一生度人无数,却这样的离开了。
结语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一生慈爱、勤俭,以美德修身,以助人为己任,一直在努力地弘扬着少林文化,精心传授于他人,实在令人敬佩!现代不少人对少林寺表示质疑,但郝释斋大师用自己的行为给出了答案,什么才是真正的少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