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电影特效中用什么软件制作视觉效果和动画吗?比如《怪物史莱克》,这些电影怎么拍;

随着技术的成长和思想的进步,如今中国的CG爱好者已经不满足于按照软件教程中的例子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每个人都在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决心实现电影和梦境中出现的动人画面。作为专业动画师的培训机构,DBS也在积极更新自己的培训课程。来帮助那些有更高理想的数字追梦人实现他们每天不断冒出来的奇怪新奇的想法!但国内能参加DBS培训班的动漫爱好者寥寥无几。为了让那些没有机会和我们一起学习的人也能体验到创作数字特效的乐趣。我们特意开设了这个技术专栏,和大家一起探讨DBS和同学们共同尝试的视觉效果的制作方法和思路。

说到影视特效制作,国内动漫界普遍存在一个概念误区,就是“三维动画可以搞定一切。”说到后期特效,很多新手解读为Premiere之类的视频剪辑。其实这些误解都是前期后期、合成、剪辑等概念模糊造成的。

通常在数字电影处理的划分中,3D动画类似于摄影(视频),属于前期制作的范畴。因为在影视特效制作中,无论是三维动画制作的数字图像,还是摄像机拍摄的视频素材,一般都是通过合成特效制作软件处理成最终的特效镜头。最后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对每一个镜头和声音素材进行编辑,直至输出为一部完整的影片。

所以我们这里讨论的影视特效制作。既不是简单的三维动画,也不是简单的素材剪辑。而是包括准备三维制作和摄影(摄像)作为前期素材,然后通过合成特效软件进行数字特效处理,最后编辑输出特效镜头的全过程。

在之前讨论特效制作的文章中,大家更多关注的是三维和合成软件的部分。其实在我们看过的大部分电影特效镜头中,结合前期拍摄实现的特效镜头比例,比如布景、蓝屏、模型、数字哑光画等。,远远超过电脑动画。这也是我们今天要为你“澄清”的一个事实——三维动画并不能修复一切。但是,不管你用三维动画还是真实道具。最终效果需要后期合成软件来完成,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图1所示的两张关于《垂直极限》制作的剧照中,我们可以看到特技制作团队使用了仿真模型、人造岩壁、蓝屏背景、微缩景观、三维动画等多种特技手段,最后通过合成软件合成出最终镜头。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电影特技的制作流程,我们将结合国内情况分析一部特技电影的制作流程,并详细列举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打造属于自己的电影特技。

其实你亲身体验过特效制作技术之后就知道了。不需要花费几千万美元来制作一些惊人的特效,也不需要像各种宣传片中介绍的那样使用昂贵的仪器。假设你熟悉灯光、镜头、模型、道具和电脑动画技术。然后大部分的前期特技道具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找到普通的木匠和裁缝。哪怕是上升到电影大小的高分辨率特技镜头,需要升级的也只是摄像头和大功率照明。

好了,就以DBS内部策划拍摄的实验性特技片为例。从剧本分析、摄影棚搭建、特技道具选择、特技团队组建、特技镜头拍摄、三维动画、后期合成剪辑等。本文介绍了一个完整的特技电影制作方案。本期就和大家探讨一下这部特技电影的前期准备工作。在以后的连载中,我们会和大家详细讨论各种特技镜头制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

1,脚本

拍任何一部影视剧或者漫画,剧本都是在所有工作之前编好的。DBS这次拍摄实验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已经有电脑动画基础的同学们真正体验到一部特技片的制作全过程和特效制作的技巧。所以影片的题目更多的是如何让学生体验和练习更多的视觉效果。这里我们简单列举一下故事的梗概。

特技镜头分析

根据故事剧本,策划全片需要制作的特技镜头是重要的一步。通常这个时候制作组的视效总监会和导演一起分析剧本,列出每一个特技镜头,确定制作计划和进度。然后视效总监会和制作组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讨论制作的详细方法和思路,确定每一个特技镜头的制作方案。这个过程需要考验视效导演丰富的知识背景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下面几页将详细介绍特技镜头的拆分和制作技术分析。这一期,我们将主要介绍生产资料。根据前面故事的梗概,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这部迷幻实验片会涉及到以下特效制作方法:

(一)、早期拍摄特技:

早期拍摄的特技更多的是使用传统蓝屏和仿真模型的手工特技。如图2和3所示。蓝屏背景已经成为普通电影处理中节省雇佣观众演员成本的廉价手段。好莱坞在仿真模型中加入了高精度的机电控制装置。预计在实验电影中使用的拍摄特技可能包括:

1,蓝(绿)屏背景:用于拍摄室内外各种特技镜头,2、方便后期制作中的关键合成;

3.航拍:模拟飞行物透视、追逐场景全景透视;

4.仿真模型:用于拍摄局部和灾难镜头;

5.慢拍快放:模拟各种高速运行物体的视角;

6、镜头特技:利用镜头内外的视错觉,制造特殊的视觉效果。

(2)、三维动画特技:

三维动画特技主要用于真实拍摄中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的各种效果。目前除了怪物和飞船,应用最广泛的是烟火和环境。比如图4和图5所示,利用三维技术模拟大型灾难片中不存在的烟火背景和奇幻空间,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预计在实验片中使用的三维技术大概包括:

1,模拟角色:用于模拟未知生命的形状和运动;

3.变形物体:各种变形物体,随机变化的环境,柔软的类生命,制作图像失真辅助通道;

4、粒子特效:火焰发射器、星空背景、尘埃、群组动画、动态遮罩;

5.模拟场景:内在感官的前景,类似生命的宇宙飞船,幻想植物6。事物和建筑。

7.灯光模拟:各种光效元素、体积光、闪光灯、立体镜头光斑。

(3)、合成特技:

电影制作中的合成特技一般被归类为后电影。如果把前期的拍摄和三维动画总结为前期素材的准备,那么后期的合成特技可以称为输出到最终产品效果的最后一关。需要合成特效完成的镜头,几乎包含了全片所有的特效。如图6和7所示。最常见的效果包括后期键控、动态遮罩、各种灯光效果和失真。预计在实验电影中使用的合成技术可能包括:

1,蓝(绿)屏键:用于特技摄影中的各种人物和场景,

2.在配色素材中删除和添加对象;

3.跟踪:前期拍摄的镜头或物体的运动匹配,3D和实拍素材合成的位置参考,人物装饰的参考,灯光效果的位置匹配等。

4.配色:在同一个镜头中匹配所有真实场景、关键人物和三维物体的颜色。弥补前期拍摄中各种环境影响的色彩缺陷。

5、扭曲特技:各种时空变化,人物变形,虚拟空间,

6.二维粒子:弥补三维粒子的缺点,修改局部图像;

7、光效和特效滤镜:为素材添加特效和氛围提供了无限手段。

5.室内工作室

说到特效工作室,涉及到的术语和器具可能和电脑关系不大。但是如果你是摄影专家。那么下面提到的这些东西,你一定会很熟悉。

(1)照明设备

光源:影视拍摄使用的灯光与普通摄影棚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频率:因为胶片机和相机的帧数标准是24_30帧/秒。普通家用灯泡使用交流电的频率比较低,在这种低频照明下容易出现频闪和不稳定照明(要求最小同步频率大于60Hz)。所以大型电影拍摄通常使用专用高频镝灯。一些大型特种照明灯还提供调频盒,可用于频率产生或频率降低。为相机(摄像机)提供稳定的高频照明保障。在高速特技摄影中,光的最高频率可以调整到2000Hz以上,这样在退化时仍然可以获得稳定饱和的光照效果。

其次是功率:普通摄影棚的灯光一般在300w W左右,摄像用的新闻灯标准是1200w,而室外拍摄电影的大场景是10000w W以上的大功率照明组。

当然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摄影和录像几乎不用闪光灯。所以摄影器材城80%以上的灯光都不适合为影视剧拍摄提供照明。不要选错灯!

从低成本生产的角度来说。DBS在室内演播室的拍摄照明使用了若干个2400w的双灯碘钨灯(新闻灯)。这种灯的优点是体积小,灵活,价格便宜。对于中小型室内工作室照明,这种灯就够了。然后部分配备普通300w投影仪补光(光),这样灯光硬件就不会受到太多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