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兔的发展历史

塞北兔是利用引入我国不久的黄褐色法系公羊兔和黄褐色弗郎德巨兔(即比利时兔)作亲本杂交培育而成。1978—1980年采用法系公羊兔、弗郎德巨兔两品种二元轮回杂交的方式繁育了三个世代,留种比例由40%逐步降到10%,基础母兔群发展到2 304只,组成选育基础群。1981一1985年从第二代(F3)开始,历经5年,在杂合群内进行六个世代的选择性自群繁育的基础上,建立育种核心群。在此阶段,根据杂合兔群的表型特征、体格指数及主要经济性状,按照育种方案及育种目标,通过系谱选择、仔兔选择、幼兔选择、青年兔选择和成年兔选择等5个环节进行严格的选优汰劣,使群体的优良性状逐步趋于一致和稳定。选择阶段的留种率为10%。1986—1988年重点开展品系选育,以进一步巩固与加强优良性状基因的纯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