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莫里斯》令人心碎。何谓爱情?
这就包含了爱的三个条件或者说三个内涵:爱的条件是苛刻的,懂得爱的人,能够得到爱的人,首先要精神上自由,才有爱的能力。基于此,两个人才能达到精神与肉体的融合,精神与肉体相互促进,爱情一次次得到确认和升华,达到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生命的完整与美好。
当然,爱情也需要在高度安全感下,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给对方。如果任何一方有顾虑,就很难做到完全信任。在柏拉图的《会喝酒》中,苏格拉底问“爱从何而来?目的是什么?”做了精彩的论证。他提出爱情来源于对美(智慧)的追求;而且不止于此,我希望在爱情的影响下生儿育女(创造),从而实现人们从一个易腐的躯体到永恒的永生期待。
所以爱情的更高境界是在爱情的驱动下创造出属于两个人的永恒和不朽,可以是同一个家庭的孩子的创造,当然也可以是智力层面上两个人的创造。前者是我们大多数人选择的实现完整永恒生命的方式,后者会在智慧上对两人提出更高的挑战。后者经常发生在历史上的一些伟人身上。比如《纸牌屋》中的克莱尔和弗兰克就是这方面的极端,他们的爱情甚至婚姻的一切基础都是他们一起走向权力的巅峰。
爱情的升华和实现,需要双方同等程度的投入和承诺。单方面的爱只能是一种爱,而不能称之为爱。爱情的实现和完成必须由两个人来完成,所以只有两个人全身心投入,做出承诺,才能实现真正的爱情。在穆里斯的恋人中,克莱夫和穆里斯一开始就达到了非常高的爱的境界,尤其是在精神交流上的那种独特的感觉,他们都全心全意地为对方付出。克莱夫一开始在观念上比较自由,认同柏拉图对同性之间爱情的判断。
在他们的感情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然而,当穆瑞斯逐渐敞开心扉,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感情,准备放弃自己的全部心血时,克莱夫却因为朋友而被指控通奸,法庭上残酷的一幕让他回归现实,接受现实中的伦理制度,否定自己本能的欲望。这种已经产生却没有实现的爱情,让对方无比痛苦。穆瑞斯因为对爱情的渴望和道德的压抑而极度痛苦,对他们的爱也渐渐模糊。直到体内爱情的想法通过亚历克得以实现,对方的承诺点燃了穆丽斯的爱情,让穆丽斯对爱情有了更高的认识,决定抛弃一切,与之厮守。
最后,穆瑞斯对克莱夫的话让克莱夫陷入了深渊。他被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和传统的异性婚姻所束缚,远方还有更美好的爱情,却永远失去了拥抱他的机会。与克莱夫的克制和逃避相比,亚历克充满激情和勇敢的承诺对穆瑞斯来说是如此珍贵。他们的爱已经从身体上的亲密升华到了精神上的契合,只有在这里穆瑞丝才能体会到那种无私的,浑然一体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