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策略看中国动画电影
【论文关键词】动画电影叙事角色中国风格
【摘要】动画电影结合了艺术和电影的综合特点,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制作人。动画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和艺术形式,而叙事是动画电影的核心,这也是中国动画电影需要借鉴的地方。本文从动画电影的选材、题材手法和角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问题并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动画电影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直到今天的繁荣时期,动画形式在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比世界动画的发展,中国动画还存在一些差距。在欧美、日韩,动画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然而,像动画电影《莫比乌斯环》这样的电影如何抵抗史莱克取决于其叙事策略。应理性分析动画电影,把握商业动画电影的基本要素,充分发挥动画艺术的优势。
一、从选材角度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形式,在选材上应遵循电影艺术的一般原则,但由于其在媒介、制作方式、制作材料、制作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独特性,在选材上又有别于其他电影艺术。在选择材料时,我们必须首先确定产品是为谁准备的,意义是什么。例如,老少皆宜、高雅流行的动画主题最受欢迎,市场效益最好,因为它的受众广泛,相应的市场效益也更多。动画的选择也以儿童为重点。有些人认为动画是给孩子看的,不适合表达深层次的主题。有人认为动画可以表达所有的题材,我们所谓的动画全民娱乐的时代已经到来。事实上,动画属于电影的一个分支,其主题表达必须符合动画本身的特点。动画电影不同于真人电影,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动画具有高度的虚拟性。这个特点决定了动画不可能像真人电影那样贴近现实。在一些优秀的动画电影中,日常生活很少被如实描述。相反,我们尽力与现实保持距离。动画可以讲述不可思议的故事,没有人会挑剔动画中老鼠为什么要打猫。其次,动画电影的主题相对简单。动画中建模的线索简单,矛盾简单,人物关系简单。例如,在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很容易被改编成优秀的动画作品,而《红楼梦》则非常不适合动画改编。《红楼梦》中人物关系已经很复杂了,场景之类的就更复杂了。
动画的主题可以更成人化。动画片早已不仅仅是儿童的专利,现在针对成年人的动画片随处可见。就商业价值而言,单纯考虑儿童观众也不利于动画产业的发展。通常只为儿童制作的动画片只能在下午和晚上在电影院上映,国家经常推出福利政策来限制儿童电影的票价,这大大降低了票房收入。相反,如果动画电影的受众扩大到成人类别,则可以进入晚间放映,从而有可能获得更高的票房收入。(1)这在商业价值和开发价值上都非常有益。例如,动画片《蓝皮鼠和大脸猫》具有相对较高的后续商业价值。
二、从主题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是一种用来表达其独特主题的艺术形式。在漫画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必须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叙事主题。许多艺术动画短片不需要深刻的叙事主题,其动画可以作为一种纯粹的视觉图像表达。一部个性化的艺术动画短片只要有出色的创意或精彩的视觉展示,就可能创造出良好的效果,观众会乐在其中,获得纯粹的视觉感官体验。然而,作为一部动画电影,情况并非如此。动画电影通常用故事情节来传达公众的精神状态。在动画电影的研究中,我们不应该简单地追求视觉盛宴,而忽视对艺术本质的探索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如果把这种作品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它只是一个儿童玩具的万花筒。因此,动画电影的题材选择尤为重要。
一部动画电影的主题必须突出,如果一部动画电影有多个主题而没有主次变化。那么最终这部漫画将失去它的主题。例如,日本动画《再见萤火虫》是一部从旁观者的角度展示战争悲剧的电影。影片除了在开篇展现了空袭后的惨状外,并没有过多地描写战争的恐怖,而是通过描写两兄弟姐妹朴素真挚的情感,将战争的残酷深深地印刻在观众心中,使得整部影片始终弥漫着悲剧的气息。这就是主题选择的重要性。一个好的主题可以引人入胜,并使整个动画有意义。
在动画的主题选择上,应该通过画面和情节自然地揭示出来,创作者的观点应该尽可能曲折。但并不意味着越曲折越好。你不能让观众感到困惑和困惑。此外,动画片的主题选择应该具有更高的哲学和文学思想,并在动画语言和动画形式上进行各种尝试,以便有更好的主题来吸引观众。在选择了主题的叙事方法后,故事的发展情节多以整个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的时间顺序展开,围绕故事主线简单明了。这种叙事结构是看得见的,既满足了人们的观看需求,也更适合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儿童。
第三,从角色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说到角色,每个人都会想到他们?米老鼠和唐老鸭?。作为一部商业动画长片,当故事的主题和情节确定后,角色设定无疑是最重要的。动画是一种创造生命并赋予角色生命的艺术形式。角色是动画的视觉核心。许多经典动画片可能在多年后被观众遗忘,但观众却能经常记住里面的内容是什么?角色?能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一定是那些经久不衰的榜样。因此,从每个角度来看,动画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角色塑造的成功。因为在动画中,人物的塑造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再现,而是一个虚拟的夸张的角色塑造过程。角色造型设计不是一个纯粹的视觉问题,而是一个抽象和再创造的过程,是文学语言的视觉化。一个好的角色能给观众一种遐想,充分引起观众的兴趣。
动画电影是一种允许和鼓励个人创作的艺术形式,其中的角色设定可以不遵循现实生活中的约束,可以超越现实生活以凌驾于现实之上。在动画中,动物可以说话并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桌子、椅子和长凳等无生命的物体也可以行走和跳跃。无论动画中的角色是什么样的,他们都是拟人化的人或物,体现了人类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比如漫画《美女与野兽》中?烛台、挂钟、管家、茶壶、阿姨?等等。但是动画角色呢?假设?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不能无节制。无论漫画中的人物多么离奇和荒诞,它都必须有一个观众可以相信和接受的合理的内在逻辑。如果只强调角色?奇点?以至于失去了真正的逻辑基础,这样的动画角色一定是不受观众欢迎的,失败的。动画角色的性格要简洁明了,艺术形象鲜明,主要人物的性格取向要循序渐进。这并不是简单地将角色扁平化,而是让角色形象更加生动突出。在商业动画长片中,角色不仅是动画中的简单形象,而且在后期开发的主要产品中也发挥了很大的经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