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国庆的作文以新闻刑式写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一首多么雄伟 而又亲切的歌曲再次在我的耳边回响起来 ,似乎使我感到无比兴奋、无比骄傲。 今天是祖国母亲54岁的华诞,在此,我 先向这位无私奉献的母亲道一声:“您辛 苦了”! 金秋十月的今天,我们莆田城也披上了节 日的盛装,来喜迎祖国生日的到来。 清晨,当太阳冉冉升起的那一刹那,市人 大前的广场上,彩旗飞扬,热气球在微风 中跳着欢快的舞蹈:时而,前后晃动;时 而,左右摆动……广场上聚集了2000多人 ,在那儿等待那庄严的时刻。伴随着“歌 唱祖国”那优美动人的旋律,解放军双手 拿着那鲜红的五星红旗,迈着那矫健的步 伐向旗杆走出。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 红旗冉冉升起。在那庄严的时刻,便使我 回想起曾经所学过的课文(开国大典)时 毛主席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以及当 时的热闹时的情景。 国庆的到来,打破了莆田城往日的宁静。 市区的中间有一条笔直宽敞而又洁净的街 道,从东通西,与横贯东西的街——步行 街连接成一条直线,成一个“一”字形。街 道和公路两旁耸立的楼房——商场、服装 店、水果店……商店门口装着霓虹灯:赤 、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 ,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街上和公路 上的汽车在奔驰,像长江里的浪花一样。 步行街上,人山人海,各色各样的人们来 来往往、川流不息…… 莆田的图书城也不例外,在那儿有许多少 年儿童在家长的带领下静静的端坐在地毯 上,聚精会神的观看着图书。那场面,倘 若那时的我有照相机的话,一定会将这动 人的场面照下来。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是21世纪祖国初升 的太阳,祖国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星辰,是 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骄傲,为了祖国的 明天会更好,我们更应该努力奋斗,将来 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庆见闻

欣逢国庆,便邀上三五好友同赴上海书城 。

书城早已是人山人海。寻觅好久,才找到 一本《哈里·波特》。“蛮精致的。”一人说 。我可是半点兴趣也无:也就只是个小巫 师而已,咱中国古书堆里的“巫师”可多得 很,法力也强多了。又有人去买《我为歌 狂》,只见那里已排起长队。不经意一瞥 ,又看见什么“我为画狂”之类的狂书。金 庸笔下有个杨过,是为爱而狂,想不到当 今世人胜古人多矣,不论甚么东西,皆可 疯狂一番,于是中国又现狂人。逛了一圈 ,前些时候非常流行的《奶酪》已经不见 踪影,不知被哪些勤劳可爱的“老鼠”抢购 空了,可我却闻到了那阵阵余香--现在 的人们总是这样:有看不完的书,读不完 的报,学不完的知识,充不完的电。这大 概也是顺乎时代之潮流吧。

又来到古籍书柜。见到好多戴深度眼镜, 一本正经的老先生摇头晃脑,深思熟虑倒 不足为奇。可笑的是竟也有好多戴卡通帽 ,嘻嘻哈哈的低龄儿童东翻一本,西翻一 本的扎在古书堆里,确实令我大吃一惊。 虽说古代小儿多能诵诗吟词,近代又有个 还珠楼主五岁写出万言《一字论》,但这 碧眼小儿……我定睛一看,他随手抽出一 本《西游记》,只看封面,欣喜若狂,大 呼:“我要买!”他家长皱眉道:“不是买 过了吗?”可那孩子又变本加厉:“我还要 再买一套四大名著!”殊不知,书中的孙 行者哪如电视中的孙猴儿这般好玩?何况 你认得“西游记”那三个字已是不容易的了 ,更别说“红楼水浒”了。只可惜他知道四 大名著是四部书,可不只是这《西游记》 ,便报起它们走向收银台。他这一饱,也 不知抱出多少“有三十六年不得见”者。

我隐隐觉得有一阵汉臭味扑面袭来,赶紧 走出去。恰巧听见有人大笑道:“什么? 你不知道淳化阁帖!?那可是中华瑰宝! 就几个大字,也要买上几百万元呢!你这 都不知道!”

是阿! 这帖子是国之重宝,可又有多少 人亲眼看过?难道只知道这个名字,就可 以跟上时代之发展?!有多少人自以为只 知道一点皮毛,就可 以学冠古今?更可 笑的是,每当有一种新的事物出现时,我 们偶尔或许会被它吸引。但当它已经成为 陈词滥调,明日黄花时,我们的热情依旧 不减,不是因为它本身的价值,而是它曾 经轰动一时,甚至有些人根本不去管它的 内容与实质,但求以买过而看过而领悟过 而能跟上时代发展。我但愿这些滥调不再 吹出,纵使吹出的是仙乐,也要有人真正 领悟--一样事物之所以存在,只因它能 令人陶醉。

国庆放假本是好的,可是我们有看不完的 书,读不完的报,学不完的知识,充不完 的电--这当然仅指上述之类而言--那 么,这不就是一种迂腐的表现吗?中国人 何必再酸上几千年呢?

不由掷笔长叹:怎一个酸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