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体诗歌”火了,浙江小伙独创诗歌让人读了就发笑,后来如何?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读过的诗歌,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一些现代诗,都会对韵律用词等十分考究。也正因为对诗歌形式内容的要求这么严格,才有了如今我们这么多流传至今的经典诗歌。直到今天还有一些诗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独出心裁,独具特色,浙江小伙子独创的“废话体诗歌”让人读了就发笑,这种“废话诗歌”彻底火了,他后来如何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个浙江小伙子叫郑功宇,1978年出生于浙江的一个普通家庭,他曾用笔名发表过诗歌等作品,是一个有点小名气的诗人。高中时期的他看起来并没有多少过人的天赋,由于对于课堂上老师教的内容并不感兴趣,他于是一整套都躲在图书馆,研读经典名著,整日和文字相伴。那时候的他并没有什么远大的追求,只想以后能成为图书馆的门口保安就好了,这样他可以一整天都在图书馆看书,或者成为星级酒店的酒水员,平平凡凡地过一生。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杭州大学的电视编导专业,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对于文字的热爱,毕业后的他创办了果皮网,继续把自己的兴趣当作事业发展下去。
郑功宇对于诗歌也是很热爱的,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诗歌不应该是华丽辞藻的堆砌,也不应该被框架束缚着或者流于形式,应该根据新时代的发展对诗歌进行创新。于是他开始写起了自己的“废话体诗歌”,如他的作品《匆忙的一天》诗句简单,平铺直叙,简明地描述了匆忙的一天是如何匆忙的。这样一首看似简单的诗歌,在网上却开始火了起来。
郑功宇的诗歌是很接地气的,也有一部分网友评论这种废话诗是很俗气的,既没有韵律,也没有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更多的是类似生活中的直白叙述。因为郑功宇的“废话体诗歌”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所以他也被称为“先锋诗人”但更多是有一些嘲笑意味在里面的。
随着郑功宇“废话体诗歌”的热度逐渐上升,也吸引了一些诗歌名家的注意,诗人渔舟声称诗歌主要分为三大派:第一种是“学院派”这种风格的诗歌,这种十分工整,内容严肃官方;第二种内容相对比较激进,喜欢用激烈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第三种称为“娱乐派”诗歌的规格不受束缚,不抒发自己感情,只是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把生活的日常记录下来。很显然,郑功宇的“废话体诗歌”属于娱乐派,而就在废话体诗歌遭到否定和质疑的时候,诗人周亚平也开始发声了,他所认为的诗歌一定是接近我们生活的,而不是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即的,他认为郑功宇的“废话体诗歌”正是符合了这一点,从日常的小事出发着笔,是值得提倡的,而不应该去嘲笑他。
那些经典的诗歌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一定有它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怎么去评论文学作品的好坏呢?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呢?我觉得都不是,只要它在某个阶段存在过,那就有它必然的原因,存在的价值,是时代的产物。“废话体诗歌”遭到否定和质疑,也有一定的道理,由于本身内容形式都太过于单一,人们普遍认为的诗歌都是很有内涵和思想的,这明显和人们所认为的好的作品相违背。不过我觉得所谓好不好,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只要喜欢认可那就是好的作品,正所谓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学作品就像花朵一样,允许不同的花朵开放,才能有春满园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