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上一名作家,走上文学创作的道理?
[<作家之路——兼谈文学创作>是许攸在母校平桥中学上的口头报告整理]
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平桥中学毕业的学子,很高兴与大家坐在一起交流。我本来还是教师,曾在天台中学教了十二年书;后来改行做行政工作,先是在天台广播电视局(天台电视台)呆了六七年,03年回到教育。回想起来,这些经历已恍若隔世,担心自己水平有限,浪费大家的时间。现在大家学习很紧张,时间和精力很宝贵,所以我一定尽自己所能把课讲好。不当之处,请同学们提出批评。
今天所讲的题目是《作家之路》,顺便也谈一些创作方面的东西。作家之路是个很大的题目,全国有许多作家,就拿大家公认的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来说,全国就有八千多(平均每省200多,主要集中在各省会城市,我们整个台州***10来名;我们天台比较差,全县省作协会员只有4人,中国作协解放以来一直是空白,我还是建国以来天台第一个中国作协会员,算是填补了天台的一项空白)。在八千多名中国作协会员,也就是通常所讲的作家中,我只是其中的一员;而且各人所走的路也不尽相同,很难以偏概全。因此我只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再简单地结合自己所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谈一些体会。所以与其说是《作家之路》,还不如说是《我的创作之路》更妥贴一些。
总的来说,我觉得要真正成为一名作家并不容易,一般地讲都要经过一番艰难不平的跋涉,甚至要跌几个跟斗;作为自身主观上,还得狠下一番苦功,俗话说“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腊梅扑鼻香。”孟子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家,而不是泛泛所指的那些自封的所谓作家,即一般的“写匠”。
下面,我就谈一些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要从小或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培养兴趣(或者说是从小立志)
说起做作家梦,我还是从小学三四年级时开始的,这事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年一个春末夏初的早晨,太阳刚从东山巅升上来,柔和的阳光斜斜地照射过来。早饭后我端了一只小板凳来到屋外,坐在自家围墙脚下,膝盖上放着一本大部头小说在看。记得很清楚,那部书是《一代风流》三部曲中的《苦斗》,是欧阳山的作品。在一代风流三部曲中以《三家巷》和《苦斗》最为出色,当时在全国影响很大。我看的是《苦斗》。当时有个邻居路过,大为惊奇,说了句:你人这么小,就看这么大的书啦。
这话她是无心说的,但对我却影响很大,心里有点不服气,人小又怎么啦,人小就不能看大的书啦。后来发现书中讲周炳和区桃的故事很好看,于是就萌发了长大后也写小说的念头。这个念头真的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而且它一直紧紧地萦回在我脑海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上山下乡,到大学,直到以后正式参加工作,一时一刻也没有间断过。也许正是这个念头支持着我,鼓舞着我,才使我一直走到如今。
这中间,还有一个更鲜明的观点支撑着我:就是我希望大家都知道我,知道我来过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我的存在。英国哲学家洛克有个白蜡理论,意思是人的思维就好象在一块光洁的白蜡上刻了一条痕迹,思想大一点,深度深一点的,在白蜡上留下痕迹就长一点,深一点(洛克的原意是描述人的思维形式和过程,我在这里对他的话作了为我所用的引申,这就是胡适的实用主义或鲁迅的拿来主义吧)。我这里说的白蜡理论,指光洁的白蜡就像历史,有本事的人都可以在上面雕刻痕迹,这与中国传统提倡的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几乎是相同的意思。
所谓名利名利,名在利前面,想成名成家并不是坏事,如果举国上下人人都成名成家了,那我们中国恐怕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道理很简单,不管是谁要想成名成家,都得拼命奋斗,而奋斗,往往就会对社会有所贡献,社会就是在大家的不断奋斗和贡献中获得前进和发展的(这就是过去所批判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也是黑格尔讲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它虽不全面,但也是有点道理的,至少不能像过那样全盘否定)。所以我的观点不但不反对大家成名成家,反而要支持、鼓励和扶持,这是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也是对我们每个人自己负责。
我在想,今后我们在座的同学都成名成家了,那我们平桥中学也就更红火了;为什么上虞的春晖中学名气很大,因为那里出了个大导演谢晋,三味书屋这个小小的私塾到现在大家还念念不忘,因为鲁迅在那里念过书,招牌很硬。总之,一所学校真正成名的原因或基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学生成名成家者人数众多。
刚才讲了一些题外话,但这是我对在座同学的期望和祝愿。我就是希望在座的同学都成才,成大才。但要成才,特别是成大才,那么现在就要立志,打好基础,这就回到了我讲的这个小标题上来:即从小培养兴趣,或从小立志的问题。
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是:
二、作家必须是博学家和杂家,必须尽量懂得多一些知识,至少要掌握数门以上学科的知识
确实,作家同时必须是博学家,是杂家,必须尽量懂得多一些知识,至少要掌握数门学科以上的知识,当你去从事创作活动时,就会深切地体会到:知识越多,对你的创作就越有帮助,写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
这就有了一个抓紧时间打好基础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也有自己的体会。
前面说过,小学时我就有了当作家的念头,但那时还仅停留在想法上,没有办法付诸实施;小学,连字也不认几个,能当什么作家?再加上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学校搞开门办学,学军、学工、学农,一日到晚都搞这些东西,想读书也无书可读。
尽管如此,我还是时刻想着当作家。
初中时我由于自己脑子里有这念头在支撑,喜欢写作,可是由于基础所限,只能是几下“狗刨刨”而已,根本不成个样子。真正对我有至关作用和影响的是高中,也即是在这里——平中。在平中这段时间,我确实是化了很大的一番苦功。所以我常说:平中对我的影响很大,在这里我读了好多书。这是我的由衷之言。那时的平中特厉害,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的全县学科带头人都在这里,全县教育界的精英在这里,像语文的黄云生、英语的刘新民、化学的朱文彬等都是大学教授级人物(黄云生——中国作协会员、浙师大教授,全国幼儿文学的领军人物,我的文学创作最初就是跟他学的。刘新民——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朱文彬——全省首批特级教师,听说杭大聘请其当教授,他以年高而婉拒);数学的王月治,那时就参加浙江省中学数学教材编写。还有物理的陈定志,他们都是很有影响的人物。我们同学暗中称他们为“五虎上将”。
回到我自己的话题上。现在大致总结起来,从平中的高中时代到参加工作初期,我自感有这样几个比较明显的发展和提高阶段或过程:
1、精读几本书
是精读,不是浏览或泛泛而读,要尽量读懂弄通。这话说来容易,但要认真做起来却难,这首先是需要化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有相当的恒心和毅力。记得在平中读高中时,对我影响最大的几部作品是三言二拍(那时可读的书很少,几乎找不到小说来看)——这就是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相比之下,凌濛初的二拍质量次一些。那三言是明代大作家冯梦龙的作品,是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的精品,也可以说是代表作、典范,里面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可以说三言不但是文学巨著,而且是一部空前的文学辞典,是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的宝库,里面有无数有用的营养可供吸收。细读三言,能极大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品位,使自己的知识和学识达到一个空前的全新境界。
我当时读三言不是停留在简单地对故事欣赏上,三言中的故事固然很精彩,很好看,看的时候常常使人忘了吃饭和睡觉。但是我看的时候,特别注重的是每篇小说后面的注释,努力记熟记牢其中的注释,尤其是那些典故。三言里面有大量的典故引用,弄懂弄通了,对自己今后的文学创作和古籍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当时这几部书精读熟记后,我还摘抄了许多典故,自己的感觉很明显,觉得在文学和历史、古典等方面,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尽管是小说,但你通过认真阅读,对那个时期的社会历史生活也就有了一个具体形象的认识,感觉自己与古人靠得很近,有时甚至有与古人对话的感觉。
2、尽量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
后来我高中毕业,遇到上山下乡插队务农。不过我的运气不算很坏,生产队对我很照顾,记得那年参加修建里石门水库北干渠,队里安排我掌秤称岩石,不忙也不吃力,有时还感到有点无事可做。于是我就利用间隙背《新华字典》,反正那时书少,十天半月也找不到一本小说看。闲着也是闲着,我每次从字典上抄摘下一个声母属下的内容,有时一页,有时三页五页甚至十几页,不管多少,我规定自己必须把它们背下来。这样前后大约化了二三个月时间,新华字典基本上背下来了。
这看似傻里傻气的背字典,却意外地给了我一个莫大的好处:发现此后读各类书籍,生字很少,一个字的多重意思也大致能了解,尤其是读古汉语,比原来省力了不知多少,那些原来容易误读和误解的字,现在基本上都能正确对待了。这时我才深切地感觉到自己在知识上,又有了一个重大的飞跃,这是我感觉明显的第二次飞跃。
3、要成为中国的作家,就应该在古汉语上下苦功
既然要搞文学创作,既然你要成为中国作家,就应该在古汉语上狠下苦功,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可缺失的一环,是成为作家而非写匠的必经之路。不懂古汉语,不懂古典文学,算什么作家?这是每个中国作家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高考时,我运气比较好,得了个全县文科第一名(记得当时平中确实很辉煌,全县参加高考文科有800多人,第一批上线的仅8人,而平中毕业的就占了5人,而且前四名都是平中毕业生);可是录取时我的运气比较坏,由于省招生办同志在录取时工作失误(那时是手工操作,容易出差错),原来应该上复旦的我,却被省里的一所普通师范院校录取,而且还属于高分遗留考生扩招的;所录取的专业也非我志愿的中文,是政治专业。那时同现在不一样,讲究服从国家分配,无条件服从,没有个性可言。这样原来我所醉心的文学,反而成了业余爱好。
不过现在看来,读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等也不见得是坏事,甚至我有这么一种感觉,它比纯粹学中文更好一些。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学哲学和经济学的人,对事物的认知一般要比纯粹学中文的人要快、也更深刻一些,对各类价值的判断,可能也要比纯粹学中文的准确些。在我以后的文学创作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尽管原本全力以赴的文学活动,从此变成了业余,但既然你有兴趣,就应该把它搞好,争取出成绩。前面我说过洛克的白蜡理论和中国的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如果这项业余爱好正是你的强项,正好足已让你今后青史留名,你又为何不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用呢,你又为什么不在历史上留下一点痕迹呢?你想在历史上留下一页半面,甚至一行字,你就得付出百倍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主观上为自己,可客观上对社会有利。完全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从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角度上看,这是反人性的。甚至有人说,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与每个人的自私自利有一定的关系,这话不能说全对,但也不见得全错,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它道理的地方。
好啦,话离题扯远啦,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上来,你想成为中国的作家,就必须在古汉语上下苦功,上大学时,由于历史的误差,我走错了房间,变成了政治系学生,文学创作从原来专注的变成为业余爱好。但我觉得既然有爱好,就应该把它爱好好,爱好出名堂来,才不会对不起自己。大学毕业后,我到天中教书,教的是政治课;可业余和晚上时间,仍然从事自己的爱好——文学创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我经常写一些短篇,有小说、散文、诗词、各类随笔等,还有教学论文,陆续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那时整个天中,就我一人在国家级报刊上连续发表了7篇教学论文)。
那年暑假,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暑假,***有五十多天时间,我又做了一件对我以后有重要影响的事:整个暑假,我几乎足不出户,天天窝在家里,做什么?就读一本书——《诗经》,是山东大学教授高亨作注的版本。读《诗经》时,案头还放满了各类辞书:《辞海》、《辞源》、《康熙字典》、许慎的《说文解字》等好多种。我把《诗经》从头到尾,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查阅下去。一个暑假过去了,《诗经》也读完了,书上写满了各种注解。这时,我感到自己在学问上又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飞跃:看古籍基本上已不困难了。
这前后我还陆续读了《古文观止》、郭绍虞的《历代文论选》、刘勰的《文心雕龙》、北大王力的《古代汉语》等等,包括初、高中时读的唐诗、宋词、元曲等。可以说,这时我已不是原来的我了。
总之,从《三言》到《新华字典》再到《诗经》,这是我的三大步,每一步一个台阶,***是三个台阶,对自己以后的学业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
说到这里我特别申明一下:我不赞成在座的同学采取我的笨办法,现在与那时情况不同,大家都面临高考的压力,要根据你们老师的安排,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业,争取高考有个好成绩。能考上好的大学,不怕今后成不了才。如果你能从我当年下苦功上得到那么一点点启发,并把这种下苦功用到现在的学习上去,那就够了。
4、作家要尽量多的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不可能都精通,但至少要做到粗通
你要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作家,不是一个挂着作家招牌,实际混同与街上摆小摊替人写信的书写匠,那你就得努力学习,不断吸收知识,掌握一切你能学到的东西。尽量多尽量广的熟悉其他学科的知识。人的精力是个常数,我们不可能样样都做到很精通,但你要尽量做到粗通其他一些学科知识,诸如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体育、医学、建筑、市场、宗教、历史、设计、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古典、现代、中国、外国、哲学、美学、逻辑、各类心理学、等等。总之,凡人生活所及的东西,你都应努力懂一些,不敢说精通,至少要粗通。作家,同时是博学家,是杂家。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努力做到专业有专长外,还应努力做到有关学科均衡发展,尽量不要有偏废现象。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决没有无用的知识。尽管有的知识,对于你现在来说不会马上用到,但你不能判断它今后就用不到。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因为这门知识你现在也许是无用的,但将来你笔下的人物可能正是掌握你现在认为是无用的东西,因此你必须了解这个无用而又有用的知识。
回忆起来,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召开,全国文联主席周扬在会上提出:作家要学者化。尽管这要求很高,但我始终认为是有道理的。你看那些大师,诸如钱仲书、沈从文、郭沫若等,哪一个不是作家又是教授、学者?而细看我们现在的许多所谓作家,一日到晚坐在屋子里,只会写那些不痛不痒的文字,还多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看了让人恶心。这算什么作家?你再去看人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涉及到多少知识,有心理学的,有佛教道教的、有中医中药的、有园林和房屋建筑设计的、有装璜装饰的、还有政治的、经济的、化妆的、服饰设计的、工艺的等等。称《红楼梦》为百科全书,我认为一点都不过分,而像曹雪芹那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作家。
我也一直努力这样去做。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桃源梦》(近40万字)出版后,因为内中涉及许多中医中药的知识,当时电视台那些主持人很奇怪:这个许局长怎么懂中医呢?后来有位中医学院毕业的部门领导,就开玩笑专门找我书中的漏洞,可找来找去找不出来,因为四诊八纲(望闻问切、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藏象方剂(君臣佐司、汤头方剂)等,在理论上我都知道一点,有些甚至记得比他还熟,因为他毕竟已多年未行医,许多东西早已淡忘了;后来他要与我比把脉,一用到实践上来,我肯定不行,只好赶快高挂免战牌。嘿嘿,我看到了夹起尾巴的重要性。
长篇小说《大明虎将》,分上下二部,***91万字,描述一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故事,这是一部全景式的古代军事大题材的作品,里面除了古代军事知识外(如行军扎营、阵式、兵器等),还涉及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服饰、官僚体制、倭寇的生活习性等。这些都需要化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尽量弄懂它,写出来才不致于出洋相。为此我专门查阅了六百万字的资料,还到有关的故事发生地进行实地考察。
《大明虎将》曾被台州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为震动浙江文坛,书籍被多家单位所收藏,如桃渚抗倭纪念馆、山东蓬莱戚继光故里、省作协资料库、以及多家图书馆、博物馆等,还漂洋过海到了韩国。浙江省作家协会专门召开《大明虎将》研讨会,省作协主席黄亚洲、名誉主席叶文玲、副主席汪浙成、副书记、秘书长郑晓林、副秘书长金学种以及浙江文坛各路领军人物二十多人到场参加研讨。文学院院长盛子潮当众宣布:《大明虎将》是浙江文学院研究新的文学体裁的两个范本之一(电视剧小说。另一个是黄亚洲的《日出东方》)。
《再见小城》是一部现代题材的长篇小说,47万字,荣列浙江省现实主义精品工程。主人公是律师,内中大量涉及法律、用地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如城建规划、建筑设计、餐饮服务等。不用说,我自己必须掌握这些相关知识。
《兵家亚圣》分上下二部,60万字,描述战国时代吴起的故事。里面涉及到当时的称谓、生活用具、职务(比如相邦)、饮食等,非常复杂。也涉及许多东西那时是否已经有了,如楼房、锁、秤、钱币等,有些成语那时是否产生,否则让战国的人说唐朝的话,就会闹笑话。
总之,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好越有利,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有人曾问我对韩寒的看法,我的评价很难说,对这类人,说心里话
我是看不上眼的。我只
太长了给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