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邓亚萍被打哭了

1994年,广岛亚运会。21岁的邓亚萍被打哭了,输给一个不停喊“呦西”的日本选手。这位日本选手,叫小山智丽,她毫不留情地击败中国队,而她的原名,叫何智丽,本是一个中国人。

何智丽与邓亚萍对战时,几乎每个回合,她都会喊一声“呦西”,让观看比赛的国人愤怒不已。而且,打败邓亚萍后,她虽然日语不好,但全程用日语接受采访,那句“比我作为中国选手获胜还高兴”,让国人无比心寒,气愤地骂她“叛徒”。

所以,是什么原因让她加入日本队,甘愿为其效力?她和中国队究竟有什么恩怨情仇?

这件事情,得从1987年的“让球”说起。

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何智丽表现十分出色,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杀入半决赛。

距离冠军,已经近在咫尺。但是,因为何智丽在过去的比赛中,输给了梁英子,导致教练怕她打不过梁英子。

为了保住金牌,增加获胜的概率,教练就要求何智丽在半决赛中,故意输给管建华,让体能更好的管建华去对抗梁英子,这样中国队就能包揽冠亚军。

于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摆在何智丽面前。夺冠,是每个运动员最大的梦想,多年的训练,为的就是站在最高的领奖台。现在,她是否要为集体利益而牺牲自己?

何智丽性格刚烈,对于这样的安排,她心里非常不服气。但是她没有表现出来,既不拒绝也不接受。而领导也不知道,以为她已经同意了。

比赛开始后,何智丽打得极其卖力,毫不客气地打败了管建华。这让管建华一脸懵,被淘汰后,管建华当场痛哭。

一开始,教练还以为何智丽只是想营造真打的氛围,可当她一次次击败管建华后,他惊呆了。管建华被淘汰后,跟教练哭诉:“她不是说好的让球吗,为什么会这样?”

事实已成定局,何智丽已经没有退路可走,如果她在决赛输了,那么所有人都不会原谅她。那场决赛,何智丽像是疯了一般,以3比0的战绩,战胜了韩国选手梁英子,拿到了冠军!

得到冠军的何智丽,本应得到大家的欢呼和夸赞,但是,这场比赛之后,何智丽却遭到了队友的排挤,领导的孤立。由于她不服从组织要求,回国后受到了批评,甚至失去了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1988年,乒乓球第一次正式成为奥运项目,但24岁世界排名第一的何智丽,却没有入选女乒名单。直到第二年,何智丽才意识到,她在中国队已经没有希望,一怒之下选择了退役。

随后,她加入日本国籍,嫁给了日本人小山英之,改名小山智丽。

接着,她经过艰苦的训练后,在1992年加入日本国家队,并在1994年亚运会上,小山智丽依次打败了陈静、乔红、邓亚萍等一众世界冠军,为日本赢得一个单打冠军!

夺冠后,兴奋的何智丽接受了采访,她用一口不流利的日语说:

“这比我作为中国选手获胜时还高兴。这是我八年来第一次在大赛中夺取冠军...我明年还将作为日本队的一员,争取为日本夺取新的奖牌,回报日本观众和新闻界对我的期待和鼓励。”

她的原话本就已经触痛了国人的神经,更糟糕的是,经过记者的添油加醋,何智丽的一些话被更改了:

“我为拥有日本这样的祖国而自豪。”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打败中国人!”

小山智丽最大的争议,是和邓亚萍的决战中喊“哟西“,看起来像是故意对中国队挑衅,这让她成为了民族的叛徒。

被骂多年后,小山智丽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表示,她平时打球习惯了喊“哟西”,甚至在国内时就这么喊,并不是故意针对谁。其实日本话“吆西”就是“好”的意思,是给自己打气的,但被国内媒体报道后变了味。

由于 历史 原因,许多日语中的一些口语,对国人来说是非常敏感的,而小山智丽缺乏基本的 历史 常识,养成了一个对我们来说非常糟糕的习惯。

所以,她被骂并不是无辜的。

不过,骂归骂,小山智丽对于中国乒乓球史,甚至中国 体育 史,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

因为她让我们思考,在面对个人与集体利益时该如何协调;在祖国与入籍国之间,感情该如何归属;还有,那个在国球中不成文的规则:让球。

小山智丽事件,是对中国价值观的一种挑战。

2008年,《南方人物周刊》做了一项调查:你心中影响时代的30位中国人都有谁?在这份名单中,居然出现了一个,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的乒乓球选手——何智丽。

运动员不是机器人,是有血有肉的,而渴望胜利、夺取冠军,更是他们的本能。

所以,别让他们认输了。# 历史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