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伊朗电影《小鞋》的影评?

我听过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名字,简单又朴实——《小鞋》;看过这部电影独特的海报,蓝色的天空,流浪的金鱼,还有两个孩子手牵着手的背影。让我想起一个词:极简主义。是的,很简单,很深情,但可能会直接触动人心。这部电影给了我这样的第一印象,我才又看了一遍。

之前很少接触伊朗电影,换句话说就是看惯了好莱坞斑驳的光影,似乎对这种“草根文化”有点冷漠。然而《天堂的孩子》拯救了我的沉默,把藏在心里很久的灵魂叫了出来。

一双粉红色的小鞋,已经破得不堪入目,被一双粗糙的手缝合起来。这一系列一开始的动作干净利落,却给人一种冗长的压迫感。当鞋匠把缝好的鞋子递给那个叫阿里的小男孩时,我知道了原因:他为妹妹缝补了穿破的小鞋子,原因很明显:一个贫穷的家庭,一个生病的母亲,只有父亲微薄的工资支撑着这个看似破败的家庭。当导演解释所有这些情节时,我感到有点担心。我看过太多这样的情节,类似的故事,并不是因为我缺乏同情心。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故事。稍有出轨,就会落入俗套,陷入单纯让人哭到麻木的肤浅漩涡。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彻底放心了。没有,应该说是完全沉浸在故事里,没有闲暇去想其他的事情。

阿里在帮大人买菜的时候不小心把那双鞋弄丢了。他姐姐唯一的一只鞋被收破烂的“装进口袋”了。他不敢告诉爸爸。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怕挨打。于是他告诫妹妹:千万别跟爸爸说家里没钱给你买鞋。如果他知道了,你也会被打。我后来才知道,阿里这个11岁的伊朗男孩,学习成绩优异,他不仅怕父亲大发雷霆,他怕忧郁的母亲眼里再添一层艰辛,他怕浮躁的父亲头上再添一条白丝。他不想因为他给本来就困难的家庭增加一点负担。也许年纪轻轻的他想不到这么具体,这么深刻,这么细腻,但是当阿里看着妹妹责备的表情,他急得哭了。从他天真无邪的脸庞和晶莹的泪珠中,我升华了这一切,提炼出了孩子们天真、善良、独特的思想中所蕴含的最自然的特质。

为了解决只有一只鞋的问题,两兄妹悄悄达成协议,每天妹妹穿着哥哥的旧球鞋去上课。放学后,我姐姐飞回家,我弟弟换了鞋,飞去学校...

于是,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兄妹俩在巷子里迅速进行着熟悉的“交接”动作;阿里穿梭在狭窄的巷子里单薄的背影,下课铃响后踏进教室时气喘吁吁,沮丧不已,被校长抓住时委屈难过;还有就是姐姐追着不小心掉进河里的球鞋随波逐流时的无奈和急迫。当她哥哥给她钢笔来安慰她时,她得到了一个快乐和愉快的微笑。两个天真的孩子之间的一句承诺,串起来就是孩子自己的苦乐参半,酸甜苦辣,酸甜苦辣。

导演设计了许多别出心裁的特写镜头,他所使用的镜头语言细致而新颖,就像一个孩子在观察外面的世界,让那独特的视角真正可爱而令人印象深刻。

印象比较深的是姐姐考试的时候的小插曲,下课了。她一边答题一边偷偷看老师手腕上的手表。这个时候镜头并没有给老师全身,只是带着一点焦虑和不安在手腕上往后移了移,让我突然触动了妹妹同样焦虑的心情:哥哥在等她回去送鞋。现在有时间吗?

另一个精采的镜头,也是描写妹妹微妙的感情。站在队伍中间,低头看着周围人的鞋子。导演不厌其烦地给我们展示他身边的美鞋,或大或小,或精致或奢华,一个个动作缓慢的特写镜头。最后,镜头回到了他的脚上,那双又大又旧的运动鞋。我几乎不用回姐姐的表情,就已经能尝到她内心的羡慕和无奈。几乎每个人,童年时不都有过这样的时光吗,孩子那点点不平衡的心理状态瞬间被我敏感的记忆捕捉到了。但真正出彩的是让我想起这种感觉,像真孩子一样表达自己感受的导演!

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被称为“小鞋子”。以前看过这样一篇描写贫穷的文章,标题很残酷,但我不忍心看下去——贫穷是一根带刺的针。文章中描写的作者的世界是灰暗的,恶劣的环境和这部电影相似,但基调几乎完全不同。

直到我看了这部电影,我才明白天堂的含义。虽然出身贫寒,但哥哥姐姐们还是时不时开怀大笑,这是卑微的物质生活带不走的最珍贵的东西。他们刷鞋的时候还不忘吹五颜六色的肥皂泡。弟弟难得的闲暇时间就和雇主的孩子一起玩,吊在秋千上。花园里的花在他父亲的浇灌下显得特别红,让烈日变得柔和温暖。真正活在天堂的孩子就这么多。能如此坦然乐观面对生活的人,一定有天堂!

从城里打完仗,父亲带着阿里带着胜利的喜悦慢慢走在森林阴道里。你注意到他们的谈话了吗?

“这份工作不错,能比上一份工作赚更多的钱。我们每个星期天都会出来工作。用不了多久我们就有钱了。等我有钱后,我会给你买很多东西。”

“先给我姐买双鞋,她的鞋早就破了!”

“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一直皱着眉头的爸爸,此时开心得像个孩子。

不知何故,这段普通的对话让我想起了活着。

傅贵背着他儿子的馒头走在上学的路上。馒头孩子气地问爸爸:“爸爸,鸡长大了是什么样子的?”

“鸡长大了,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当一只羊又长大了,它就变成了一头牛;牛长大了,馒头也长大了,* * *产品主义也就到了。”

同样是父子间的深情,同样是温暖的话语,同样是充满希望的目光在下一刻戛然而止。

父亲对阿里的自行车失去了控制,撞到了一棵树上。坐在一辆旧卡车的后车厢里,父亲绑着绷带无助迷茫的眼神让人难以忍受。傅贵的儿子在和父亲分开的第二天下午被倒塌的墙压死了。傅贵听到噩耗后疯狂歇斯底里的痛苦表情是我见过的最残忍的画面。

毕竟生活是现实的。

但是现实并不是灰色的代名词。弟弟报名参加了5公里长跑,因为三等奖是一双他渴望穿的鞋子。当他向妹妹承诺自己会获得第三名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纯真的笑容,这笑容里包含着希望、信任和孩子们倔强的坚持。

除了粗重的呼吸声,什么声音也没有。每一次都让我的心颤抖,镜头跟着阿里,他瘦弱的身体,他滴满脑袋的汗水,他艰难的呼吸,最重要的是,他心中的希望!

这个镜头好长,好像有一万光年!

每次他落后,镜头就开始闪回。他脑海里浮现的是姐姐天真无邪的眼神,还有他每天跑步的辛苦,那是他和姐姐许下的金色承诺。只是一双鞋子让他超越了身体极限,拼了命!不,那是我妹妹的心脏。

看到这里,我觉得堵在心里,想用眼泪来释放。曾几何时,我以为我已经忘记了这种感觉,不是因为所谓的精神,也不是因为所谓的浮夸的感动。只是他天真的坚持,只为了一个目的,只为了心中的希望,再累也要坚持下去。这种坚持只有在小时候才会如此强烈,无所畏惧,无法抗拒吗?我们慢慢的长大了,却失去了长大后最应该坚持的东西!我控制不住自己!

阿里用尽最后的力气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他的父亲,老师,记者,当所有的人都给他加油的时候,阿里喘着气问:“是第三名吗?”

站在领奖台上,捧着冠军的奖杯,阿里热泪盈眶,大家都以为是胜利的激动。阿里神情黯然地啜泣着。泣不成声的悲伤,是因为他心中的希望破灭了,是因为他违背了和妹妹的诺言!

还好,我看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幸运的是,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天堂。当父亲拿着两双鞋从店里出来的时候,我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也许人的内心真的是善良的,即使有残酷的经历,还是希望心中的美好得以实现。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永恒。

还在担心自己犯错的阿里,脱下破旧的球鞋,把磨破的脚放进池塘里泡。

这是影片中天才的最后一笔,镜头又变成了特写。这一次,一双小脚在柔软幽幽的蓝色池水中,一抹亮色在轻柔的音乐中突然映入眼帘。一群金色的金鱼游来游去,游走着,嬉戏着,灵活地摆动着娇嫩的身体。

其实生活的美好并不是抽象的,就像突然跳入忧郁的蓝色中的一抹亮色,让人惊喜,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让人深思...

这是伊朗电影《天堂里的孩子》。20世纪末,伊朗电影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现代人文意识吸引了国际关注。可以说,他们的电影是西方电影意识与自己民族传统最自然、最成功的结合。《天堂的孩子》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部以儿童为主角的电影。但仅仅说这是一部儿童电影,是一种误解。让一颗幼小的心灵承受一种并不奢侈的欲望的沉重折磨,已经不是以童趣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电影所能承受的主题了。所以,归类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极其完美动人,是电影体现的人文关怀。

导演用极其温暖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孩子用挣扎的方式实现梦想的全过程。这种温暖体现在导演蹲着的姿势直视一个孩子的眼睛,倾听他的声音,所以哈利和他妹妹的语言是幼稚的,他们的思维是幼稚的,他们的行为是幼稚的,但却是最自然最真实的。这种天性让他们的梦想呈现出最纯粹的色彩,也让他们的欲望具有灼热的力量。当我们不自觉地向往和哈利在一起的那双鞋的时候,一个想法会突然冲进你的胸膛:我们不都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丢失了不同的“鞋”吗?我们有这么渴望过吗?我们有过这么执着的时候吗?

这种温暖还体现在导演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表现出对哈利这个生活在尴尬境地的孩子的尊重。在哈利清澈的大眼睛里,总有一种倔强的光芒,让哈利一直保持着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解释了他的很多特质。他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的执着,对善良的尊重,应有的聪明机智,都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这种自然是那么的自然。即使到了最后,导演也可以大胆地把失望留给哈利,把惊喜留给观众。正是这种超出中国观众习惯思维的结局,才会在我们心中留下哈利的印记,也让我们想起导演对哈利最深的温柔触动。

这种温暖还表现在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诗意的赞美上。在哈利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决定这个故事发展的人文背景: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和满足,哈利父母的善良,老师和周围人的慷慨,都让这个故事充满了温暖。即使哈利和他的哥哥在换鞋的过程中奔跑,影片也选择了许多充满当地风情的画面作为背景,让你有时有一种在看纪录片的错觉。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然的唱腔,让影片有了表现人文主题最宽广厚重的舞台。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电影无疑是一个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