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

〔古钱窖〕尽管道仕袱的古镇雄貌现已荡然无存,但在此处的六次古钱窖发现,却能证明其古代的繁华。

第一次,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发现一金窖及一墓葬的随葬物品。

第二次,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发现一钱窖,方中丈余皆满,钱贯铁线已朽。

第三次,清乾隆甲子(公元1744年)春,发现一钱窖,坎土长二三里,挖掘时间长达数月。

第四次,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发现一窖铜钱,被日寇用船满载而去。

第五次,1955年5月,大冶钢厂水利工程指挥部在西塞山下取土时,发现一银窖,出土银292锭,***重133.38公斤。

第六次,1967年11月15日,维修西塞山下江堤时,发现宋代钱窖,掘出方孔铜钱串近30万斤。

以上六次发现均在西塞山东,官至宋朝卫国公的吕文德故宅附近。前四次发现仅有文献资料可查,后两次发现则有大量实物为证。最后一次罕见的发现时值文革期间,发掘的实物除文物部门留有千余斤外,所余部分被运到武汉冶炼厂销毁,实为一大罕事。据长年居住在道仕洑的村民传说,西塞山麓埋藏有九个钱窖,按此传说尚有三窖仍埋在地下。 〔元墓〕1983年9月,发现元代墓葬一座。墓内发现印有“西方净土”、“西方极乐”字样的“制钱”,反映死者信奉佛教。

解放后在西塞山附近一***发现从东汉至明代的墓葬40多座。因保护不周,存者极少。 〔古诗词〕历代名士六朝有江淹、何逊,唐有刘禹锡、韦应物、李白……,宋有苏轼、黄庭坚、陆游……,明有吴国伦、王世贞、易应斗……,清有宋湘、詹应甲以及现代的董纯才等***40余人,留下吟西塞山的诗词。

写与战争有关的诗有:明代张居正的“指点吴魏争雄处,万军一日蛟龙吞。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顾澍的:“西塞山前百战场,当年将士有辉光”等。

写西塞山美景的有:陆游的:“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

写西塞山古迹的有:唐诗人王周的:“千寻铁锁无人问,石壁空存道者形”;王可象的:“龙窟寺前新涨急,玉虚殿后碧峰圆”;李增荣的:“桃花洞口常盟鹭,流水声中独钓鱼”等。

写西塞山雄伟气势的有:李白的:“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韦应物的:“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张文潜的:“危矶插江生,石色擘青玉”等。 〔农民起义军血洒西塞山〕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农民领袖徐寿辉设重兵扎寨西塞山,后被卜颜铁木儿摧毁。明末李自成取南京途中“兵败富池口”,后取西塞山转战鄂南。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三月,洪秀全率太平军弃武昌东下,在西塞山、道仕袱战胜清将向荣的追兵,东进南京建都。第二年太平军西征,第三年太平军与清军争夺武汉均在西塞山展开恶战。

一九三八年十月八日,国民党七十四、八十二、九十三等师,在西塞山与日寇混战五昼夜,重创日军。这是发生在西塞山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

此外,晋末刘裕攻桓玄,南朝宋时萧道成战沈攸之,唐朝唐曹王皋复淮西等均在西塞山留下过血风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