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提的《2008》剧情介绍
电影《马马特的2008》讲述了县文体局干部穆罕默德(Mohammad)因为赶走了体校分配的一个叫迪丽贝尔(Diliber)的女孩,被派到沙尾村当足球教练。局长答应,只要他组织的少年足球队在县里举办的英萨克杯足球比赛中获得冠军,就把他调回县里。
穆罕默德来到沙威村。他遇到了许多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好用一个美丽的谎言来达到目的:他告诉孩子们,如果他们加入了足球队,获得了冠军,他们就可以在2008年去北京看奥运会。
村长卡德尔虽然知道这是一个骗局,但他想用这个骗局让沙尾村分散的村民重新团聚,实现挖井种树的心愿。在村民会议上,他宣布将帮助穆罕默德组织一支青年足球队,并将其命名为梦想足球队。
穆罕默德就职了。一群以前在沙漠里打野球的孩子经常让他尴尬,对足球的问题他无言以对。直到从乌斯曼足球队辞职的教练迪里巴尔的到来,才提升了足球队的技术水平,赢得了世预赛。然而,乌斯曼的老板对此不满,极力阻挠。他不惜花重金挖走了梦之队的两名主力球员,并将穆罕默德的善意谎言公之于众。从那以后,孩子们的父母不再信任穆罕默德,他成了一个骗子。穆罕默德非常悲伤地离开了那个让他付出了很多努力的足球队...
穆罕默德接受了一位名叫亚森的商人的慷慨提议,继续表演达瓦孜。他想拼命挣钱,让他美丽的谎言成真,让孩子们在2008年去北京看奥运会。在迪里巴尔的调教下,梦之队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英萨克杯决赛中,他们团结一致击败了对手。最让人感动的是,当初被挖走的迭戈·马拉多纳·沙比尔在比赛关键时刻反水,帮助梦之队打进了关键一球。梦之队最终赢得了比赛,村长热比娅也如愿以偿。在村子周围打了10口井,种了3000棵防沙树。
版本2
沙尾村是塔克拉马沙漠边缘的一个村庄。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沙尾村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存挑战。但是在这样一个偏远的村子里,村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足球。这里的孩子常年在金黄的胡杨林和起伏的沙丘中踢球,个个练就了一幅铁脚板和一手好球技。村里所有的男女老少都把足球视为生活中一项快乐而无利可图的运动,然而这样一个快乐的村庄却因为一个叫穆罕默德的人的到来而打破了宁静。
默罕默德是县里的一个小干部,偶然被派到沙尾村。不甘又不安的默罕默德为了早日出成绩回到县城,看中了沙尾村孩子的足球天赋。为了组织足球队,穆罕默德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声称如果沙尾村的足球队能在该地区获得冠军,这些孩子将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穆罕默德不负责任的玩笑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个美丽的谎言,点燃了沙尾村男女老少的奥运愿景,全村动员起来,实现自己孩子的奥运梦。默罕默德犯了一个错误,不得不走上带领沙尾村梦想足球队走向地区冠军的道路。
版本3
在风景如画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这样一个偏僻的村庄。村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足球。这里的孩子常年在胡杨林起伏的沙丘上踢足球,练就了一手好本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得到了一个承诺,如果他们获得了地区冠军,他们将去北京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为了实现梦想,十二位小选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十几个小队员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经历了失败的打击,尝到了训练的艰辛。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团队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绿茵场上,最终以一个完美的胜利者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影片中有12名小球员,他们的名字和世界足坛巨星一样响亮。其中谁是“c罗·沙比尔”,谁更像“贝克汉姆·瓦尔斯”?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不妨注意一个一个对比,对号入座。
版本4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尾村,是一个因为阿拉干河断流,沙漠化越来越严重而没有搬迁的小村庄。村长卡德尔叔叔一心要挖井开渠,拯救世代生活在这个绿色州府的老乡亲们。可惜,当年团结无畏的沙尾村村民早已失去了人心。
梦想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鸟巢上空表演达瓦孜的运动员穆罕默德,此时被错误地分配到沙尾村当体育老师。沙尾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足球村。男女老少不仅喜欢足球,而且身怀绝技。如果沙尾村的青少年足球队能赢得“乌斯曼杯”足球赛,穆罕默德就可以调回县里建立他的达瓦孜艺术学校。为了自己的梦想,穆罕默德在村民大会上撒了谎,说如果自己能夺冠,沙尾村足球队的孩子们就能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于是村民们踊跃报名,沙尾村的“梦想足球队”一夜之间成立了。对足球一无所知的蔻驰·穆罕默德肩负着全村2008年的梦想。然而事与愿违。首先“梦之队”在第一场比赛中0: 12失利,随后穆罕默德的谎言被揭穿。更糟糕的是,就在全村人都在期待新建成的水井里冒出一股清新的春天的时候,“梦之队”在美女教练迪里巴尔的带领下大幅度提高了技术,准备向冠军发起冲击,但球队的主力球员迭戈马拉多纳和罗纳尔多却宣布要换队。更重要的是,村长卡德尔大叔能否希望借助这场足球赛挽救村民们的顽强拼搏和所向披靡的凝聚力?
版本5
沙漠边缘的沙尾村河流断流,沙漠化加剧,却不肯动。村长卡德尔想通过挖井种树来拯救这个绿色的州。可惜曾经团结的沙尾村已经失去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