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优势在哪里?
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件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化处理和展示的影视艺术形式,其本质是展现真实,用真实引发人们的思考。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
相关学校
纪录片一词最早是由英国的约翰·格里森(john grierson)提出的,他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但他并没有给纪录片一个完美的定义,很多著名艺术家围绕这个问题产生过分歧。
纪录片美学的奠基人:威尔托夫和弗拉哈迪。其中,威尔托夫发起了“电影眼派”,主张镜头要像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命”,反对人工表演,甚至反对有表演的电影(故事片)。而弗拉哈迪在北方的开山之作《纳努克》则被纳努克的《真理》所扮演,最终被现代文明回归了最初的生活。
努克甚至因为缺少冬季食物而死去。作为纪录片的开创者,他们的风格迥异,成为日后纪录片流派纷争的源头。
50年代的纪录片运动:始于50年代末的纪录片创作潮流实际上包括两大纪录片运动,即以法国导演让·拉什(Jean Rush)为代表的“真正的电影”运动(The Chronicle of Summer 1961)和以美国梅索斯兄弟(Messos Brothers)为代表的“推销员1969”运动。
真正的电影是参与式电影,允许导演介入纪录片的拍摄过程,撬动一些情节的发展。直接电影是一种观察性的电影,力求避免干预事件的进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客观的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
扩展数据
美国学者比尔·尼可尔斯(Bill Nickalls)认为,纪录片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诗意纪录片(诗意纪录片)
诗意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是“雨”作为JorisIvens。这种类型的纪录片不强调叙事,不强调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创造,不强调连贯的剪辑。它侧重于节奏的创造和不同空间的并置,目的是传达情感和情调。
解释性纪录片(说明性纪录片)
20世纪20年代也出现了解释性纪录片。1990年代“新纪录运动”之前的中国纪录片(这个概念是否成立可能还有疑问)大多属于这一类。这部纪录片的宣传意图很明确,创作者依靠解说的力量说服观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形式上的典型特征是“上帝之声”、证据编辑和全知观点。
观察纪录片(观察纪录片)
观察纪录片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技术基础在于便携式摄像机和磁带摄像机的出现。这类纪录片放弃了解说和演技,纪录片导演成了“墙上的苍蝇”。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许多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如段锦川的16号,八廓街,康健宁的阴阳。这类纪录片擅长真实世界的表达,但很难处理历史题材。因为放弃理解和字幕,图像的表达很容易变得繁琐和枯燥。
参与式纪录片(参与式纪录片)
参与式纪录片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代表作品是让·鲁什和埃德加·莫兰的《夏季纪事》。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并不掩饰导演的在场,相反,它刻意强调导演与拍摄对象的互动。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创作新阶段的作品《望长城》就具有这种特征。
反思纪录片
反思纪录片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他的代表作是《姓越名南》。这类纪录片的显著特点在于对纪录片呈现本身的社会历史过程的反思。
与其他类型的纪录片一样,反思型纪录片重视对现实世界的表达,但更重要的是,导演也表达了对纪录片创作本身的反思。这种电影往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对于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和观众来说,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还是比较陌生的。
表现纪录片(表演)
表现行为的纪录片主观放大真实事件,偏离现实风格。强调创作者的主观表达。马龙·罗格斯的《舌头解开》等代表作。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往往非常接近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