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种植的产地分布一般是哪里?

地黄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地下块根呈黄白色而得名,它的根是一种中药。地黄按炮制方法不同又分为鲜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其用途不同。

地黄喜欢温和的气候以及阳光充足的地方,可生长于海拔50-1100米之砂质壤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怕积水,忌连作,其块根在25-28℃时增长迅速。生地黄的产地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中国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拓展知识——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区别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晒干即成生地,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即为熟地。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切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生地黄:性寒,功能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由生地为主所制的六味地黄丸,就是千古著名的补肾良方,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熟地黄:性温,其功用也发生变化,为补血要药。配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者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