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使徒行传》这样的电影。
2010后港片本来就擅长四部商业大片。在前三类大片因为拍得太多太烂太浪费而被越来越多的内地观众抛弃后,香港电影圈不得不拍警匪大片。
80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巅峰,那时候的香港电影当然有很多类型。但是市场上最能赚钱的电影可以是商业大片。其他像王家卫、许鞍华和陈可辛的电影都是文艺片,在市场上从来没有赚过多少钱。
当时香港数量最多、最成熟、最赚钱的四部商业大片分别是动作片、喜剧片、古装剧和警匪片。每种类型的大片下面,都有不同的类型。
像动作片成龙功夫喜剧,和李连杰的功夫片完全不一样。
黑帮电影不包括吴宇森的枪战片,杜琪峰的黑帮片,刘伟强的《古惑仔》片吗?
古装片可以分为武侠片和玄幻片。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绝对是武侠片,但你能说《倩女幽魂》、《大话西游》、《青蛇》是武侠片吗?
除了这四种,还有其他类型的香港商业大片,但是在市场上卖钱不如四种。
比如林正英的僵尸电影,除了林正英,能拍到的镜头很少。有成龙、洪金宝、李连杰、甄子丹等等。
除了僵尸电影,赌博电影和恐怖电影也一样。
从65438年到0997年,香港正式回归祖国后,香港电影的主要市场是迅速崛起的内地。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前三类大片相继没落。
动作片是香港第一批没落的商业大片。
香港的功夫动作片是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华语电影类型,因为古装电影存在文化壁垒,动作片对全世界的电影业影响深远。
但香港动作片最先衰落,可能就是这些原因。
首先,成龙、李连杰连同幕后的袁和平、元奎、贾班,在世纪之交远赴好莱坞,带走了大部分港产动作片精英,导致动作片人才空虚。
当时留下来的洪金宝和甄子丹,促成了功夫片《叶问》和动作片《杀狼》最后的辉煌。
当内地市场发展起来,香港电影人如成龙回归,再加上甄子丹等人,他们都老了,而内地电影圈却没能培养出新的动作明星和电影类型。
但美国好莱坞却恰恰相反,从港片动作电影中学习到关键技术,并结合美国最强大的电影产业,以《谍影重重》、《金刚侠》、《漫威超级英雄》等电影创新定义了新时代的动作电影模式。
亚洲的韩国电影也走了一条类似的道路。
香港动作电影在内部危机和外部竞争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