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华乡镇经济
包华和青龙山把全乡分为三个部分:北面沪宁铁路沿线有八个行政村,是沿江圩区;中间是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有三个行政村,是山区;宝华山西侧有四个行政村,属于丘陵。全乡总面积70.2平方公里,耕地25000多亩,山地6500亩,水域4200亩,林区25500亩。解放前,丘陵地区容易遭受干旱和洪水,圩区容易遭受洪水。解放后,该山区修建水库,蓄水保土,开挖排灌渠道,在圩区渭河上加堤复田,修筑良田,实现旱涝保收,成为全县粮棉高产区之一。
中国的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唐代的铜山铜矿、民国初年的中国水泥厂和江苏省(今属县)的钼铜矿都在境内。目前有乡镇水泥厂1个,乡镇采石场(场)20多个。1978之后,其他行业也快速上涨。到1985,村级有建材、印刷、化工、针织、服装、铸造、金属加工等企业91家,年产值1763万元,利税182万元,居全县第一。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77元。
保国宝华山龙华龙昌寺,是佛教“法家第一名山”,在东南亚颇有名气。包华山区亚热带生物资源丰富,地带性植被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有许多珍贵树种,尤其是包华玉兰,为中国独有。1983,省政府确定宝华山为自然保护区。境内有许多明十三陵。位于丁沙堤村东北的黄泥山,经南京博物馆初步发掘,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全乡有包华、铜山两所初中,27所小学(其中小学16);仓头村有简易电影院;有1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