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女大学生为什么偏偏选择“卖身救父”
尽孝的根本出发点要用双亲所接受的方式,而不是自身的任性而为。“孝最本质的含义,除了基本的赡养之外,恐怕就是‘顺从’,即从业行事符合普遍的价值取向,不让父母担心与蒙羞。按照女孩‘借钱提前尽孝’的说法,无异于把自己‘典’了出去,妥不妥当且另说,首先这样的‘孝道’其双亲愿不愿消受,会不会背上道德的包袱,都是个问题”。为什么古人“身葬父”收获的是满满感动,而今人“身救父”却受到不少非议?这是有原因的。从媒体的调查来看,很多“身救父”的人掺杂着不可告人的动机。比如有人是为了炒作,有人只是为了圈钱。你不能否认,今天同情心是存在消费空间的,很多“身救父”的人都得到了救助,只是大白后,一些异化的“身救父”伤害了人们的同情心。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人们对救助的认识。首先,从目的上看,是炒作还是尽孝。古有 “身葬父”尽孝,今也常有人通过网络、媒体向社会求助。这些事件往往有一个***同点,就是求助人真正遇到了自己无力承担的困难或灾难,需要社会帮助,助其***渡难关。而女大学生要获得万元借款的目的却是为了给父母在城里,并且称可做牛做马以身相许。一系列的言论不免让对其目的产生质疑。“子欲养而亲不待”,借万元“尽孝”也并无不妥;但更多的人会认为,此尽孝方法过于偏激,金钱也并不是尽孝的全部,尽孝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此方法不值得提倡。甚至有专家认为,尽孝的方式不择手段,孝道会失去其初衷。我认为通过这种向他人借钱行孝的方式不能理解,并对她的行为表示质疑。 “这场闹剧会很快过去,但纠正网络时代的价值观则需要很长的时间”,相关现象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