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日记中为什么说中国人的“智力低下”?
因为爱因斯坦曾经在中国住过3天,而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割据时期,人们的生活贫苦使得爱因斯坦对中国人的看法偏向于负面。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来过中国,在中国停留了3天的时间。可惜的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给爱因斯坦留下好印象,爱因斯坦在自己的日记中对中国人的态度是很轻蔑的,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
1.19世纪20年代的旅行。19世纪20年代的爱因斯坦已经是闻名世界的物理学家,在192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便开始在世界各国进行访问,进行讲学。不过树大招风,1922年,当爱因斯坦来到德国,致力于促进法德关系修复的时候,他收到了死亡威胁。于是他改变了计划,离开了德国,开始向东亚地区进行访问。
爱因斯坦去过了新加坡、香港、日本、上海,他对中国人的评价很低,甚至说中国人?智力低下?。而他对日本人的评价就很高,说日本人?正派、很有吸引力?。爱因斯坦在上海逗留的时间并不长,只有3天的时间,他在这3天的时间里看到了什么,才会对中国人有这样的评价呢?
2.处于军阀割据的时期的中国。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虽然民国已经建立了,可是当时民国的总统是袁世凯,他不仅不愿意让中国向着新时代发展,而是想办法恢复封建统治,导致国内外的形势严峻。而这影响的是底层人民。人们贫困潦倒,有上顿没下顿,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很颓靡。
爱因斯坦在这个时候来到了中国,并进行了短期的访问。他看到了中国落后的情景,而他对中国的处境并不了解,自然也就会对中国人有一些偏见。爱因斯坦在日记里说,中国人喜欢蹲着吃饭很不雅观,像欧洲人在树林解手,还说中国人缺乏思想,甚至贬低中国女性,不了解中国女性对中国的男性有什么吸引力。
这些看法带有很强的歧视性,没想到爱因斯坦也是一个?种族主义者?。爱因斯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
3.因为不了解而想当然的偏见。我觉得这往往是因为人的想当然。比如我们看到有些人家里穷,又没有去工作,就会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懒惰,不肯上进才会导致贫穷的。爱因斯坦看到的中国人,也许是很粗鄙的,举止行为都很没有规矩,不聪明没有灵性,所以他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人是?智力低下的?。如果爱因斯坦可以了解到中国的苦难,了解到人们的艰辛,也许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总的来说,因为爱因斯坦不了解那时的中国,才会对中国人有非常负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