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珠是什么材质做的

琉璃珠是人造水晶做的。

琉璃珠是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的材质,在14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然后经过提炼加工制成琉璃。琉璃是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氧化铅)为原料,用水晶脱蜡铸造法高温烧结而成的艺术作品。

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琉璃珠不仅华丽,而且蕴涵着一种神秘的光彩。东汉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佛教的传入。由于琉璃硬度较强,相当于软玉的强度。但不能用力拍打或碰撞,故在拥有一件琉璃作品后,要注意对其进行保养。

考古发现

考古人员在编号为20号墓葬中出土汉代琉璃珠,此墓葬为南北向的竖穴土坑墓,长2米,宽1.2米,残深约0.9米,棺木无存,人骨亦朽蚀严重。琉璃珠位于墓葬西侧的随葬品堆中,珠体直径约2cm,圆柱中空,整体呈深蓝色,周身镶嵌宝蓝色琉璃片。其镶嵌部位局部脱落,在嵌槽底部还残留有白色的粘合剂。从外形推断,这件琉璃珠应是墓主随身佩戴的挂件。

琉璃是含氧化铅的水晶通过高温脱蜡的工艺烧制而成,其工序冗长,难度极高,自古被誉为五大名器之首。我国琉璃工艺始于西周,在汉代日臻成熟。此次出土的琉璃珠历经两千年,依然耀眼生辉,殊为难得。且其镶嵌工艺特点鲜明,更是研究琉璃工艺史的重要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