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喜欢什么电影《玩具男孩》?
心中有千千万万的界限
钱山越是山中客,水越是人过。
国内一位精神科医生在讲授精神病学时,向班上的年轻学生和未来的精神科医生谈到并推荐了一部电影《充气娃娃之恋》。老师把影片中女医生对偏执的男主拉斯的治愈过程,视为精神科医生的经典示范。这足以引起我这个心理学从业者的兴趣。电影《诡异变态》的名字让人浮想联翩,但是当我们实际看电影的时候,却发现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这种温情的影片只会让你为自己只从表面预测和判断一个人和一件事的“恶”感到羞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幻想和欲望总是在不经意间抛向外界,寻求快乐、意义和关系。
影片讲述了一个哥哥的家人、医生、同事、邻居等一群偏执的兄弟回归正常生活的故事。电影里的每个角色都很温暖。他们像母亲一样创造安全的环境,容忍男方的妄想症状,给予他和他的女朋友(充气娃娃)爱和关怀。最后,男方逐渐放弃假娃娃女友,回归现实生活,开始接触真正喜欢他的女孩。无条件的爱可以治愈一切。
看完电影,作者想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治愈一个在童年早期遭受爱情创伤的人。这样的人长大后往往很孤独,不爱与人交往。他们幻想在自己的世界里驰骋,害怕失去,害怕被伤害,缺乏勇气和信心。他的疗愈需要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他形成一种过渡的体验,为走出封闭的幻想做准备。一个温暖、安全、被接纳的环境是极其重要的,就像治疗师在诊室环境中尽力营造一样。
要治愈一个人,首先要连接到他的世界,进入他的世界,接受他的世界的样子。连接成功后,治疗师可能会有这样的功能。和父母一样,面对喜欢整天陪着玩具的孩子,他们既不质疑过渡体验的模糊性,也接受泰迪熊的意义。就像在这部电影里,拉尔斯把充气玩具当成了他的女朋友。他知道这个充气娃娃不是真人,就像小孩子知道泰迪熊不是真熊,却把自己的情绪放在这个娃娃身上。他需要这样的过渡,他需要在这个过渡中的过渡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自己和他人,他人带给他爱的感受而不去质疑,就像父母不去质疑孩子对泰迪熊的幻想,包容这种暧昧(基于现实和想象)
27岁的公司职员Lars,害羞内向,安静善良,性格孤僻,不爱社交。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他上班,下班,独自开车回家,待在车库里直到第二天继续工作,周末参加教堂礼拜。
他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渴望爱情,害怕亲人的离去。他的渺小和孤独让他害怕。他缺少一个关键部分。这部分是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被父母和家人足够关心后,他会觉得自己很强大,觉得自己有信心接受自己的脆弱和欲望,能够照顾别人。
他妈妈生下他后就去世了,他爸爸整天沉浸在悲伤中。全家人都闷闷不乐,人都快疯了。他哥哥离开家去了其他城市。拉尔斯的童年,可以想象,是在孤独和恐惧中度过的。他父亲去世后,他独自生活。即使他的哥哥和嫂子回家和他团聚,他也习惯了一个人,搬到车库,拒绝和哥哥住在一起。
但是,他的生活环境不同。一些初始的环境因素正驱使他走出自我孤立。
第一个因素是他的哥哥和嫂子,尤其是他的嫂子,一个温暖美丽的女人,给了这个封闭的姐夫一种母亲般的关心。她怀了一个孩子,当这个家庭成熟时,一个新的生命正在等待着诞生。嫂子的母性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也让拉尔斯幻想着自己可以找到一个像哥哥或者父亲一样的亲人,把她娶回家。
第二个因素是他的同事,经常有外遇的男同事,总是透露性话题,公司里的一个女同事总是给他一个喜欢的眼神。他回避是因为他还不知道怎么和女生相处。这些年,他能和年迈的母亲般的邻居相处,帮他们拿东西,听他们说话,但不喜欢被感动。握手拥抱是不可能的,任何肢体接触都会引起他的恐惧。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内心处于激烈的冲突中。他被外在的寻求爱情的欲望和内心的保护小我不受伤害的惰性所逼。有一种自我防御,叫做“付诸行动”,来缓解这种压力冲突。他直接买了一个同事介绍的充气娃娃。产品描述里有她的名字和她自己的故事。他可以有这样的女朋友,听他说话,和他一起吃饭,一起出去聚会,一起野餐。于是他和他的娃娃女友真的出现在他哥哥家的饭桌上,出现在小区的聚会上。
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件令人震惊和难以接受的事情。很明显,他的行为偏离了常人。一个正常人绝对不会爱上一个充气娃娃,带着她上街参加各种公共场合。他的哥哥和嫂子没有直接质疑这个女朋友的真实性,而是借口这个女朋友可能生病了,带着拉斯去看医生。女医生很淡定,仔细听诊看娃娃女友,告诉拉尔斯他女友病得很重,没有脉搏,需要经常治疗。我不禁佩服这位女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天然联系。她通过玩偶女友进入了拉尔斯的世界,并逐渐帮助他解决了最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接受触摸。拉尔斯身体接触不到人,娃娃是一种尝试。沉浸在玩偶的幻想世界里,他就像一个抱着泰迪熊的孩子一样,在泰迪熊身上实现自己的幻想和创作。这是一个过渡阶段,他需要这样一个过渡对象来形成过渡体验。女医生很清楚这一点。
一个人的精神症状背后有意义。一个人的康复需要一个安全、可接受的环境的支持和保障。这个小镇上的人,包括兄弟姐妹,都在做着和女医生一样的事情,接受娃娃女友,邀请她去理发、逛街、参加聚会,就像她是一个真人一样。一段时间后,镇上几乎每个人都像拉斯一样,相信她是真实的。她是拉斯的女朋友。拉斯认为他可以举行婚礼,带她回家。但是当他的女朋友被邀请单独参加聚会时,拉斯感到孤独和害怕。他伤心地劈柴,抱怨没人关心他。他嫂子看到他的状态,生气地问他,你不知道她是假的吗?大家都接受她,关心她,喜欢她。他们做的一切不都是因为爱你吗?有梦想的人有时候关键时刻需要挨打。
一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拉斯发现喜欢他的女同事和另一个男人走得很近。他很嫉妒,第一次开始注意女孩的行为,甚至出现在她面前。他开始远离幻想,贴近现实,他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活泼的女孩。但他不能背叛对娃娃女友的承诺。这是一个男人的责任,他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文章的开头,在谈到这部电影的时候,说拉斯的问题根源在于他因为缺乏童年的爱而无法承担责任和爱别人。在这个过渡阶段,他感受到了家人、朋友、同事、邻居、医生等周围人的接纳,人们给予了他的娃娃女友欣赏和关注。当他把自己的感情和愿望放在娃娃对象上的时候,他也把自己的一部分放在了上面。人们对娃娃女朋友的欣赏和接受,也是他自己的欣赏和接受。这些暖心的互动内化到他的内心,填补了他曾经缺失的部分。当他被注入这些爱和关注时,他的小自我变得更强大,他能够面对现实世界。
他是怎么面对的?他拨打急救电话,说女朋友病重,娃娃女朋友送医院抢救,但无济于事。于是他在湖边默默和女友告别,抱着死去的女友让她睡在湖底。人们举行了葬礼来悼念这位美丽的女士。在这个仪式中,他意识到自己实现了诺言,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人,有了寻求真爱的力量。
一个被爱的伤害过的人,需要无条件的爱来治愈。有时候他需要这样一个过渡阶段。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帮助他的人可以接受这种暧昧,给他温暖和拥抱。在逐渐好的体验内化的过程中,被爱的体验在增加,自我好的感觉在增加。人天生就有自愈的倾向。周围的人和他站在一起,带他走向正常。这是多么理想的疗伤环境啊。如果我们的社会也能提供这样的环境,会有更多幸福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