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他毅然离开美国,定居中国娶中国媳妇,还是奥巴马的弟弟,他是谁?

除了自己的父母之外,世间跟自己最亲的人莫过于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奥巴马这个名字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他除了曾经担任过美国总统之外还是美国历代总统中唯一的非洲裔总统。在他的领导下,美国萎靡的经济逐渐复苏起来。但众人不知道的是,奥巴马其实还有一个兄弟,只不过同父异母。没有跟奥巴马一样踏足政坛,但他却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闯出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名字叫做马克,是奥巴马的弟弟,全名叫做马克·奥巴马·狄善九。虽然是一个父亲的亲兄弟,但是二人小时候却没能有过接触,直到二十几岁才见到了彼此。那是1988年的夏天。马克只有23岁,当时的奥巴马已经27岁。

奥巴马的父亲当时是作为肯尼亚的留学生前往的美国,在那里,老奥巴马认识了一位美丽的美国女校友,二人交谈甚欢很快就产生了感情,不久后奥巴马便诞生。但是,在奥巴马仅仅只有两岁的时候,因为一些情况,老奥巴马不得不回到肯尼亚。一直到奥巴马成长到十岁,他也没有见过这个未曾回来过的父亲,也更加没有见过自己在肯尼亚的弟弟。奥巴马常常为自己的童年缺少父爱而感到惋惜,小时候不知道有多少次默默地羡慕着别的小朋友同父亲玩耍,有父亲疼爱。

但从小就有父亲陪在身边的马克·奥巴马·狄善九来说,他极度想要逃离父亲的管制。家庭中产生的暴力和父亲的压抑一直让他倍感压力,他更加渴求自由和无拘无束。为了改变现状,他拼了命的学习,他知道唯一能带他脱离苦海的就只有好好学习,命运的转折就在于此。终于,马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考上了布朗大学,在大学期间马克更加不敢松懈,继续好好学习,拿下了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双学位,在这之后继续进修前往了斯坦福大学,成功拿下物理学硕士。

优秀的马克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学历,马克成为了美国高级专业人才。从学校完成学业毕业之后,曾经去美国朗讯和加拿大的一些设备供应商北电网络中任职,态度十分认真负责,在工作的这几年表现的也是十分突出,除了能够很好的锻炼到自己之外,几年下来,自身积累的经验也十分丰富。

2001年,已经将美国的泡沫经济看透了的马克不想再待在美国虚度光阴,他决定只身前往深圳。身为一个外国人,自己一个人到中国来发展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刚刚到中国时的马克并没有太多的资金,生活上经常会碰到难处,在美国发展的不错的马克在到了中国之后,一时不能太过适应下来。无论是时差、语言还是经济方面都不是很顺利,在中国过的日子也只是勉勉强强。

中国的人民都是热情的,中国的姑娘也人美心善。一位同在深圳打拼的河南姑娘雪华在马克最困难的时候,向他提供了许多帮助。在雪华耐心的帮助下,马克逐渐开始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自己在深圳也逐渐站住了脚跟。困难时遇到的感情往往是真挚纯净的,马克深受雪华不少帮助,内心早已被雪华的温柔所打动。爱情的种子在两人的心中萌芽,雪华的美好让马克感动又舍不得,最后,他决定从中国定居,并与雪华结为夫妻。

因为马克是奥巴马的弟弟的特殊身份,两人的结合还在我国引起过不小的轰动。当奥巴马对中国进行访问的时候,还特意去探望娶了中国媳妇并在中国定居的马克。关于马克自身的故事,他曾经在自己所写的半自传书籍《从内毕罗到深圳》中进行过详细的描写,书中描写了有关于他童年和家庭的故事。

一直在深圳生活的马克对慈善文化也十分尽心尽力,不仅如此,他还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外宣传中华经典文化,显然已经真真正正的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除此之外,中国很多偏远贫困地方的孩子马克也都进行了慈善捐助,累积下来也捐赠了超过上百万美元的善款,并且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资金援助。

奥巴马弟弟的这个名字马克并不喜欢,因为他觉得自己很优秀不用带着哥哥的名声称呼。众人只认识奥巴马而不认识马克,这也并不是意外的结果,因为奥巴马毕竟是美国的总统。当别人说他是奥巴马弟弟的时候,他并不会直接反击对方叫错了他的名字,而是十分礼貌的笑着跟别人强调他的名字叫做马克,并不用一定要带着奥巴马来称呼自己,因为他觉得做自己最重要,不想让别人来代替自己。因为他也真的足够努力,马克的一生都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从来没有依赖过谁,求人不如靠自己,这句话大概就是说的马克。

结语

通过马克的事情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生活中的苦难总是多种多样,与其去羡慕别人的美好生活抱怨自己的得失,不如去努力的争取一个光明的未来。上帝总是将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爱奋斗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在中国遇到困难时,马克并没有轻言放弃,并没有因为困难就想要离开中国回到美国,而是继续坚持着、奋斗着。以至于在奋斗的这段期间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放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是如此,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抛弃不放弃。没有什么成功是一开始就能得到的,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就算最后的结果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好,或者说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自己也不会后悔,因为自己曾经真的全心全力的争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