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聪明的电影
大卫·芬奇(David Finch)以其类似尼采哲学的疯狂想象和新颖的拍摄手法,展现了一个迷失在和平年代和琐碎生活中的男人逐渐找到自我,完成从自我到超我的完美蜕变。影片叙事跌宕起伏,蒙太奇严谨犀利,结构复杂有序。在混合了暴力、犯罪等商业符号的同时,也注入了人性、救赎、爱情等文学元素,从而实现了一种从平面影像到立体受众的神秘交流和歌唱。
这部电影汇集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当红影星:彼得、诺顿和海伦娜。彼得的张扬,诺顿的抑郁,海伦娜的粗暴,就像一个铁三角,支撑着影片牢不可破的氛围。故事的最后,虽然还是以爱情结尾,但生活却千疮百孔。除了爱,我们还能有什么?
在透明的落地窗前,当诺顿轻轻牵起海伦娜的手,面对窗外爆炸性的烟火,幽默地说了一句“我们相遇的时候,是我一生中最奇怪的时刻”,片尾曲适时响起。我相信,无论多冷,这一刻都会让人充满柔情。
穆兰路:游戏与梦想
或许是上帝对一个名叫大卫的人的特殊眷顾,又或许是因为大卫·林奇丰富的工作经验。相机似乎是他的第三只眼睛。取景、成像、拼接都是纯自然的,没有刀斧痕迹,使得《穆赫兰路》在林奇手中如同万花筒一般神秘迷人,有着精致深刻的文艺片感和扣人心弦的惊悚片感。这部电影,无论是对女主角梦境的详细阐述,还是对梦境照进现实的隐晦暗示,都印证了弗洛伊德《释梦》中的种种描述,堪称现代女性的一次重磅启示。
这不是一部可以简单用好坏来区分的电影,也不是一部任何人都能看懂的电影。影片中许多关于人性、梦想、潜意识、人格分裂等隐喻和对现实生活的影射令人困惑。时至今日,仍有不少资深影迷在津津乐道影片的细节,影评人对此更是褒贬不一,而林奇则是置身事外,不混淆视听,不答非所问,狡猾至极。或许这样的电影只能保持沉默?
3.精神变态者:精细分割的模型。
希区柯克在电影界的地位可谓无人能及。他对惊悚片和悬疑片的贡献就像鲁班对木工行业的贡献一样,而《精神病患者》这部电影也被后人不断借鉴和翻新,成为这类电影效仿的范本。《精神病患者》在讲故事的技巧上并不出众,但在对叙事结构和视角的影响上却独树一帜。电影不是靠剧情吸引观众,而是以赤裸裸的视角赢得人心。在那组浴室杀人场景中,镜头总是在刀、人体、喷头、窗帘、水眼等道具间快速切换。虽然没有直接刻画刀刺入人体,但是令人心惊胆战的恐怖感喷薄而出,令人不寒而栗。
该片不仅在视觉上开创了先河,而且对人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探索。在这部电影中,人性的复杂、贪婪和黑暗是隐藏在恐怖背后的一切罪恶的根源。
身份:分裂,分裂还是TMD分裂?
月黑风高,杀人放火。10人聚集在荒野商店。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玩杀人游戏。死人不可怕,找不到真凶才真正可怕。在电影《身份》中,依稀可以看到《精神病患者》的影子,无论是雨夜、荒野、酒店、房间号牌等道具中恐怖气氛的营造,还是对精神分裂症、人性的探索与拷问。复杂扣人心弦,逻辑结构严谨清晰。通过10人的相互猜疑和较量,在一个相对幽闭的空间里把恐怖无限放大。
这部电影最牛逼的不是单纯的惊悚效果的营造,而是对人格分裂程度极限的挑战。由于这世上存在很多种人格,可以生在英雄身上,什么都不管,不敢说不会有后代,但绝对是前无古人。最终,影片来了个惊天大逆转。随着真相浮出水面,还有孩子的成长问题,震撼了观众,也升华了影片的内涵。其实,可恨的人一定有自己的可怜之处,分裂无辜,变态才是合理的。
五闪:终极疯狂
《闪灵》由库布里克执导,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恐怖小说。只有两位大师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它载入电影史册。影片依然沿袭了库布里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明亮的画面中逐渐夸大恐怖气氛,在逃亡和追击中巧妙变换流动的低角度拍摄镜头和蒙太奇,以及喷血和锐化特效的视觉呈现,都展现了影片引人注目的恐怖和库布里克对镜像的非凡掌控。影片不以血取胜,而是着眼于内心恐惧的挖掘。故事总是围绕着酒店的发展。幽闭恐怖的空间,主角的暴戾性格,小男孩的犀利,都为影片增添了几分恐怖之外的神秘诡异色彩。
这部电影中有太多的影射和隐喻。老照片,酒保无意义的话语,片尾两人暧昧的动作,都耐人寻味。有评论说这部电影是库布里克对美国殖民主义污点的讽刺,也有人说是对中年危机的鞭笞和警告。无论哪种解读,好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多重解读,尤其是库布里克的电影。
六个纪念品:破碎的记忆
当生活变得支离破碎的时候,只有自己的记忆是最可靠的,但是当记忆也变得支离破碎的时候,那就麻烦大了。诺兰的《记忆的碎片》讲述了一个失忆症患者依靠瞬间闪现、随即消失的记忆来探寻真相的故事。影片结构精巧,在倒叙和序列中引出了故事发展的两条线索。画面黑白和彩色变化,两条线索分明,交叉推进。到了最后,所有的片段无缝拼接,真相大白。
这部电影有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所以关于结局有多种预测。在我看来,所有的失忆都是主人公精神分裂的问题,老两口的片段是他前世的写照。健忘症只是出于对过去本能否认的积极反应。他无法一直面对邪恶的自己,他更愿意活在破碎的生活和自制的谎言中。有时候就是这样。现实往往比谎言更残酷。
七大“美丽心灵”:力挽狂澜的力量
这是一部根据同名传记改编的电影。主角约翰·福布斯·纳什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天赋克服了自己的精神幻觉,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并与其他两位该领域的专家一起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天才和缺陷好像是镜子的正反面。上帝给了你天才,但同时也悄悄隐藏了他背后的缺陷。与其他同类型电影不同,这部电影以真实的人和事实为基础,展现了人类强大的智慧和爱心。因此,影片具有独特的感性美。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值得等待和期待的东西,那就是人性的光辉和爱。在人性的光辉和爱的感召下,残缺会变得完美,腐朽会变成神奇。
八《孤岛惊魂》:混血的恐怖
影片明显继承了《闪灵》中阴森恐怖的幽闭氛围,画面阴森迷雾。阴森的城堡没有经过特殊渲染,看起来令人不寒而栗。影片中没有对恐怖场景的直接特写,但闹鬼的古宅、梦境与现实的混淆、阴阳的勾心斗角,都被漆黑的楼道、吱吱作响的门声、半夜的琴声、音效和道具的设定演绎得惟妙惟肖。
女主角妮可·基德曼的表现可圈可点。无论是神经质的表情,还是保护两个孩子的努力,都把一个精神分裂的变态女人刻画的惟妙惟肖。故事在悬疑中逐渐展开的同时,也在屌丝中逼近真相。真的是谁是谁不可预测。
禁闭岛:屏蔽的真相。
好像所有精彩的悬疑惊悚片都是这样的。在花了大部分时间看电影,形成了思维定势之后,结局剧情突然反转,推翻了之前所有的认知,让观众落泪,有被骗的感觉。禁闭岛也不例外。这部电影在以悬疑恐怖为主题的同时,也融入了心理和潜意识的元素。画面在现实与梦境之间变换,荒岛上的恶劣天气被强烈渲染以丰富的色彩来增加张力,使得影片气氛压抑,充满悬念。
对于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来说,他一直拍摄黑帮路线,突然以心理恐怖为主题来演,而且演得游刃有余,可见大师的称号绝非虚名。莱昂纳多的表现更加抢眼。昔日的帅哥脱胎换骨,在岁月的沉淀中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黑天鹅:短命的美人
《黑天鹅》依然沿袭了达伦·阿罗诺夫的电影主张,讲述了一个芭蕾舞演员在生活与理想、天堂与地狱的冲突中,为追求自我价值而奉献一生的故事。在对比和超现实主义中,影片详细描绘了女主角的性格转变和艺术道路的转折点。她的懦弱和内向与她后来的强势和张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悬念和心理暗示混杂其中。在叙事中,她表现出将自己的全部生命和热情都投入到舞蹈中,从梦想和现实渐行渐远,逐渐被内心的黑暗和欲望所束缚,最终燃烧着生命。
影片画面精美,剪辑犀利,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的表演更是画龙点睛。她优雅的气质和天使般的脸庞,再加上精湛的表演,让影片的主题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呈现,完美诠释了一个无情的事实:有一种美叫做残酷,有一个梦叫做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