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专家王德民为什么拒绝西方国家的高薪聘请,回国搞科研?

日前,王德民院士AI修复旧照引起轰动,这位“高颜值”男子,大学毕业后到大庆油田亲身试验。他曾成功推出符合大庆油田实情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松辽法。因成绩瞩目,很多国家想高薪聘请他,但他都果断拒绝了。如今,82岁高龄的王德民依然在搞科研。

被称为“史上最高颜值学霸”的石油院士——王德民

王德民的学术成就有多高呢,这么告诉你吧,由于其突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决定把国际编号为21023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德民星”。

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此前有达·芬奇、牛顿、居里夫人获此殊荣。

这样一个“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要靠才华”的男子,是瑞士和中国的混血,先天优势让他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无法用中文交流。但他很快凭借高智商练好了中文,并且考进了中国石油大学。进了大学他也照样开挂,门门功课满分,运动也是一级棒。

能文能武的尖子生,还有入学时惊为天人的容貌,作为校园风云人物的王德民,自然有很多女生放心暗许,但是她的两条恋爱标准一出,就消退了这些女生:

1.如果两人结婚,他不能抽出时间带对方逛公园。

2. 对方不能妨碍他看书。

其实,读书时期的王德民并不想考虑儿女情长,国家的“贫油论”让他忧心忡忡。毕业后,主动申请到大庆油田亲身试验。

得知王德民突然要跑到偏远地区为国做贡献,家人起初还以为他坚持不了,只是三分钟热度。但万万没想到,王德民异常坚定。

他最开始被分到了基层试井天天和工人乘着绞车下井测压,千米以下的仪器全靠人力用绞车摇上来。

他发现当时国外的理论严重不符合国内情况,要想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

终于在100多天的钻研下,王德民成功推出符合大庆油田实情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松辽法。此方法计算简单易行,精确度高,引得来参观的外国专家啧啧称赞。

1963年,周总理宣布:中国从此石油基本自给了。王德民当场热泪盈眶,苦和累、个人委屈全都烟消云散了。

从此以后,王德民屡破记录。1970年初,经过400多天、上千次试验,获得20多项科研成果。1986年,他先后被提拔任命,用实践使大庆油田实现新的跨越,仅1996年就增加了五六百万吨的产量。因为成绩瞩目,很多西方国家都想高薪聘请王德民,但他都果断拒绝了。

祖国,是他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一、油田初期开发阶段(1960-1963)

针对大庆油田地下的实际情况独立推导出了地层测压计算公式“松辽法”,比当时国际通用的“赫诺法”解释结果误差小5倍,大幅度提高了测试精度;这一成果仍在大庆油田和中国其他油田继续推广应用,累计应用已达100万井次以上。

二、油田产量上升阶段(1964-1975)

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研究完成的一套在油管内用钢丝起下仪器的分层测试工艺技术,分层测试合格率达到90.9%,并在大庆油田推广应用;

针对油田经开发后出现的地层压力下降、原油产量下降、含水量上升问题,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偏心配产、配水器,比国际同类产品轻1/2、短2/3,应用这一整套偏心配产配注工艺后,配水合格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以上,对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起到重要作用;

提出并研究成功了以“松辽法”试井解释方法、偏心配水和配产、分层测试等为核心,适应中国非均质油藏的“六分四清”分层注水采油工程技术,使中国分层注采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油田高产稳产阶段(1976-1997)

提出并组织长期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系统工程研究,形成以自喷采油转变为机械采油的开发方式、钻加密调整井和表外储层为核心的系列开发技术;

针对难于开发的表外储层等薄差油层研究完成的限流法压裂改造工艺技术,一次可压开20至30个薄油层、最多一次压开70个薄油层,国际上类似的技术一次只能压开3至4个油层;这项技术的突破使大庆油田可采储量增加6亿吨,推广使用后每年为油田增产100多万吨原油。

针对特高含水期油田面临的问题,确立了以化学驱方法即聚合物驱油技提高采收率的主攻方向,创造性地提出粘弹性可以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机理;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选出适合于大庆油田的聚合物,解决了聚合物高黏性非牛顿流体在管道输送及矿场高压注入等一系列工艺技术难题,使大庆油田成为大规模应用聚合物驱油三次采油的生产基地。

四、油田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阶段(1998-)

提出并组织研究出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组成的复合驱油技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通过试验证实提高采收率20%以上;

实现用三次加密和三次采油相结合的方法开采薄差油层的首次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13%以上;

完成了树脂砂压裂等7套采油工艺技术,使化学驱工艺成龙配套,成为可以形成现实生产力的油田开发重要技术手段。

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了泡沫复合驱油技术的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30%左右;

致力研究的二元复合驱、同井注采等四次采油工艺已投入应用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