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拍不起电影。
原因很简单。他老了,而幸子成了明星大师。他已经不适合无厘头喜剧的形象了,也不是说他现在不适合,而是他从很久以前就开始觉得辛苦了。人都会变老。随着演员年龄的增长,他需要不断的转型来适应更多的角色。这是一条铁律。和时间作对的人,最后只会面对极其尴尬的场面。比如成龙,二十多岁,四十多岁都能演。现在六十多岁了,他还是没变。他还在大银幕上苦苦挣扎,却早已引不起观众的兴趣。和李连杰在《功夫之王》合作后,他其实应该考虑改变了。只是有时候一个人做一件事太成功了,就会成为自己的束缚,突破自己会是最难的。
周星驰里不也是这样吗?年轻的时候,他可以成为周星祖、幸子和水格。但是,他一旦过了50,怎么可能过500呢?如何通过“出丑”来继续取悦观众?你舍得,观众看着心疼,所以转型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当时摆在周星驰和电影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扶持新人。第二,改造自己,努力打造另一个周星驰。第一次路考,这才有了算死草和万王之王,也才有了葛民辉和张家辉。
但周星驰的个人特点太鲜明,难以超越。虽然两位辉哥极力模仿和学习周星驰的表演风格,但他们毕竟不是周星驰,更可怕的是在周星驰身边模仿周星驰。观众的目光都不在你身上,你再努力表演也很难获得认可。所以,失败的关键不是两个辉哥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们想和周星驰同台。
所以周星驰已经被迫走上了另一条路——慢慢远离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无厘头”搞笑路线,提前为自己铺路。可以看出,在1997年之前,周星驰坚定不移地走着自己的特色喜剧路线,而在1998年《幸运之龙》开播之后,应该是他最后一部以喜剧为重点的电影。
接下来,从1999的《喜剧之王》开始,他就在思考一个演员应该是什么样子,当有一天周星驰再也无法表演自己的时候,应该留给演艺事业一个什么样的背影。接下来是尹天仇这个角色,他深入探索了自己的角色。接着,周星驰试图走出自己一贯的“无名小卒”,在《千王之王2000》中饰演狡猾的黄丽格。这个时候,喜剧已经不是他的兴趣了。
既然喜剧快不行了,那就只能是周星驰一生挥之不去的功夫了。众所周知星爷爱功夫,于是开始尝试这个方向的转型,以01少林足球,大获成功。这个时候,你可能已经感觉到,从《少林足球》开始,功夫和喜剧的元素已经对半分了,和他当初那部“以玩笑为主”的电影相去甚远,毫无意义,已经所剩无几。
在举世闻名的功夫里,喜剧的成分只是调味而已。要不是观众的固有印象,我甚至觉得他会把它拍成一部严肃的功夫电影,尤其是周星驰,最后练就了一身功夫,态度严肃成熟。废话在他身上早已烟消云散,不留痕迹。但是,我们之前说过,人不考虑自己的筋骨,连成龙都动不了。周星驰这个年纪想转型成为功夫明星似乎不太可能,而且他的转型从一开始就注定是短暂且不成功的。
至于他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长江七号》,好笑吗?我认为它甚至没有变成一个沉重的负担。眼下周星驰喜剧不通,悲情人物不被观众接受,功夫题材不长。他可能意识到是时候退出江湖了。当时才2008年,现在又一个十年过去了。他从演员周星驰变成了导演周星驰,新人的培养方式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这也是周星驰没那么老就不演电影的原因。一个是他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一个是他必须给男主角留下足够的表演空间。
你能想象如果文章和周星驰同时出现在西游记里吗?那样的话,观众根本不会在意文章的表现,甚至所有的舞台都会向他一个人倾斜。周星驰只会越来越老,回不去自己的无厘头世界。虽然可悲,但现实是无情的。我们的青春已经过去,他的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