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110的实战情况
由于机体大,行动不及单发机灵便,故Bf110更多用于编队护航、战术轰炸和夜间防空作战,Bf110的绰号是“破坏者”。
1939年2月欧洲战争爆发之前,装备DB-601发动机的C系列正式服役,和DB-600发动机相比,虽然DB-601马力提升并不大,不过因为装有燃油直接喷射装置,战斗机在做负G的翻滚时也不会因为发动机断油导致发动机熄火,这使得Bf-110在飞行性能上有很大的进步。
凭借强大的火力和高速,Bf110C于1939年9月1日,在华沙上空投入大战中欧洲地区最早的空战,飞行员施米特在80米低空率先击落波兰空军ZL—11C战斗机一架。
12月8日,戈洛布机组于夜间成功击落一架“惠灵顿”轰炸机,戈氏本人成为航空史上个人战绩最早跨入150架行列的人。
在入侵法国时,***有248架Bf110投入,当时,已利用地面的维尔茨堡A型雷达为其指示目标。
Bf110更多是在白昼为己方的轰炸机大编队提供护航,在遭到伏击时,Bf110常采用圆形走马灯式的战术,头尾相衔,互相掩护,伺机反击,但机动性总逊于单座飞机。 Bf110的最终改型,其中H—2、—3、—4相当于G—2、—3、—4,产量极少。
据说曾尝试将机头做成透明的投弹手舱,试制出纯粹的轰炸机Me162,但未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