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打雷不能打接手机吗?有科学根据吗?为什么?
随着电子时代来临,电子雷灾范围越来越广,损失比传统雷灾高50倍甚至100倍。雷电灾害分为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和雷击电磁脉冲三种方式。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造成破坏的雷电;感应雷则是当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从而破坏引发火灾等多种灾害;雷电波侵入是雷电沿着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雷击电磁脉冲是电子时代造成损失最大的雷电灾害,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引发一系列的灾害。
电子雷灾把传统的二维空间入侵延伸到普通的三维空间入侵。专家指出,手机、无线上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等方式,都有可能引起感应雷的袭击。手机电磁波是雷电很好的导体,能够在很大范围内收集引导雷电。因此,在雷雨天气里,千万别在室外打手机、无线上网、使用避雷效果不佳的太阳能热水器洗澡等。
如果身处雷暴区域内,而周围建筑没有防雷器,那么应当采取被动保护措施,例如关好门窗,避免雷电进屋;尽量不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特别是不要打手机,不要洗澡;不要骑自行车和摩托车;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避雨时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到大树下。
手机在开机状态下,电磁波信号很强,范围很广,能在很大范围内收集引导雷电,是很好的雷电导体。在雷雨天气里使用手机,手机发出的电磁波遇到高空向下放射的雷电,极易引来感应雷。当游客处于空旷的高处,又是在雷击区打手机,手机就充当了导体的角色,使用手机的人,甚至是在他周围的人遭受雷击也就不足为怪了。
据悉,国家已将雷灾从自然灾害提升至公***安全级别。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地处中高纬度地区,经常遭受雷电灾害,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一年中对由于雷电造成的灾害,就曾理赔过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