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休息是为了影评。
本片以派出所年轻注册民警马在一个休息日的平凡而感人的经历为主线,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人民警察热情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生活内容,谱写了一曲深沉的警民关系赞歌。而且影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展现新中国的警民关系,更在于通过展现这种警民关系来打动千千数百万观众,让人们深刻理解新的历史时代、新的社会制度下的一种新型人际关系。马作为公安队伍中的一员,穿着人民警察的制服,也是新一届人民政府的代表。所以,该片是对新时代、新社会、社会制度的赞歌,也是对那个时代公安电影中中国文艺讴歌主题的积极回应。观众从画面中可以看到,我国公安机关不仅具有保卫国家政权和人民安全的专政工具的职能,而且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工作部门,还肩负着服务社会和人民的责任。
影片对马事迹的歌颂,离不开那个时代人们所推崇的道德伦理标准在影片叙事中的支撑作用。为群众做好事和女友约会,无论是在马眼里,还是在观众眼里,都分清楚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分别。当两者不能互相照顾时,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放弃后者,所以影片完成了对马无私、无私的行为和道德的歌颂和赞美。这个选择简单明了,尤其是大团圆结局之后,观众也由衷的认可了这个选择的价值。
随着《今日我休》的上映,马的形象几乎成了新中国人民警察形象的代表和象征。首先,与以反间谍斗争为故事内容的警匪片所塑造的人民警察形象不同,《今日我休息》中马的主要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影片安排他在一个休息日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就是为了让观众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已经成为马日常生活中不可推卸的一部分。他的所作所为,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却在平凡中,链接和沟通了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包括广大电影观众)的思想感情。马体现了他的时代精神,但在我们强调公安执法是人民神圣职责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此外,马的形象非常受欢迎,这也与他在影片中突出的个性分不开。结合剧情,马这一天的两条行动线索,对应并凸显了他性格的两个方面:为群众做好事的热情和认真,赴约时的“傻”气。这两个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总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围绕同一事物组合在他身上,达到强烈的喜剧效果。马真的是诚心赴约的,但在最后一刻,他转而真心助人。当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后一种“真诚”中时,他的年轻、单纯、质朴,使他无法全面地表达前一种“真诚”和体验,于是他表现出一种充满“愚蠢”的尴尬。但正是这种夸张的“傻”气,让这个角色散发出浓浓的人情味,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作为银幕艺术形象所有亮点出现的地方,让人感受到他的可亲可爱。如果你想象马田敏没有这么有趣的“傻”精神,那么他只是一个做好事的机器。
最后,我们还应该看到,饰演马的电影演员钟的自然、朴实、生动、亲切的表演,也是马这一人物塑造成功的重要因素。这部电影的喜剧效果,除了上述人物性格上的适度夸张外,还有剧情设置上的夸张。人与人之间那么多的事件和关系都有意识地集中在一天内发生、发展和结束,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浓缩和夸张。为了营造喜剧效果,在剧情安排上,电影主创为主角马设计了两条行动线索,在执行方向上始终发生:一条是约女友见面,另一条是为群众解决各种困难。这两条线索构成了马一天经历中各种行为所引发的情节冲突的两个方面。马越是急于赴约,他解决问题的时间就越紧迫。公与私的冲突和对立是电影喜剧情境生成的必要条件。剧情和性格冲突也放在这个冲突的框架里,以显示必要的张力。
虽然夸张是让电影《今天我休息》产生喜剧效果的最重要的方式,但它的运用是建立在深刻的现实生活基础上的。造物主没有要求马田敏做任何宏伟和超出他的能力。他在忙碌的一天所做的,是最普通最琐碎的事,是当时任何一个其他地方人民警察都会做的事。他的性格生动,甚至有点“傻”,但并不怪异,“多姿多彩”。这就是现实社会生活的道理和逻辑。
20世纪50年代,警匪片主导了中国电影业。警察都是身怀绝技的勇者,或深入虎穴,或与土匪搏斗,上演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戏码。在今天我休息的时候,警察马显得平凡而简单,就像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普通人一样。他有能力,乐于助人,在个人问题上害羞又笨拙,这样矛盾的表现导致了一系列喜剧情节。《今天我休息》运用喜剧手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塑造了一个平民警察,一个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善良友善的人民警察。马是55年来公安电影中一个另类也是最普通的警察形象。而正是同样平凡的钟创造了这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