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州的窦州记要

《旧唐书 》 地理四 .岭南道.窦州记载:窦州下 隋永熙郡怀德县。武德四年,置南扶州及五县。以獠反寄泷州。贞观元年废,以所管县并属泷州。二年,獠平,复置南扶州,自泷州还其故县。五年复废,县隶泷州。六年复置,以故县来属。其年,改南扶为窦州。天宝元年,改为怀德郡。乾元元年,复为窦州。旧领县五,户三千五百五十。天宝领县四,户一千一十九。至京师水陆六千一百二里,至东都水陆五千四百里。西至容州二百里,东至泷州一百八十里,南至潘州一百五十里,东南至高州九十二里,北至义州二百三十里,西南至禺州一百九十里。信义 汉端溪县地,属苍梧。隋为怀德县。武德四年,析怀德县置信义县,仍置南扶州。贞观中,改为窦州,取州界有罗窦洞为名也。

《旧唐书》:贞观二年,遣使内附。。。五曰岭南诸僚。除钦州宁氏为南平僚分支,还有罗窦洞僚

《广东通志初稿》卷十三 :陈佛智。。。子龙树仕唐历泷、南扶、建、万、 普、南、施六州刺史。

《新唐书》卷四十三上 志第三十三上 :武德四年析置正义县,并领怀德县。后省正义,以怀德隶窦州

《资治通鉴》记载:唐武德七年六月,泷州、扶州獠作乱,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击平之。

《资治通鉴》:贞观五年(631年),冯盎身自入朝;未几,敕盎帅部落二万为诸军前锋讨平罗窦诸洞僚。

《旧唐书》冯盎传:贞观五年,盎来朝,太宗宴赐甚厚。俄而罗窦诸洞獠叛,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时有贼数万屯据险要,不可攻逼。盎持弩语左右曰:“尽吾此箭,可知胜负。”连发七矢,而中七人,贼退走,因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

《元和姓纂》卷一“高州冯氏”云:窦州刺史合浦公冯士翙代为酋领。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南扶州改称窦州。

《 新唐书 》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窦州怀德郡,下。本南扶州,武德四年以永熙郡之怀德置。以獠叛,侨治泷州,后徙治信义。贞观元年州废,以县隶泷州。二年复置,五年又废,以县隶泷州。六年复置,八年更名。土贡:银。户千一十九,口七千三百三十九。县四:信义,(中下。武德四年置,并析置潭峨县,五年又析置特亮县。)怀德,(中下。)潭峨,(下。)特亮。(下。)  禺州温水郡,下。本东峨州,乾封三年,将军王杲奏析白、辩、窦、容四州置,总章二年更名。土贡:银。户三千一百八十。县四:峨石,(下。总章二年析白州之温水置,以南有峨石名之。)罗辩,(下。本陆川,隶辩州,后更名。本罗辩洞地。)扶莱,(下。武德五年析信义县置,隶窦州,以扶莱水名之。贞观中省,后复置。)宕昌。(下。本隶容州。)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八 :扶莱废县,在县南百里。唐武德五年,析信义县置扶莱县,属窦州,以扶莱水为名。贞观中省。乾封中,复置,属禺州。南汉因之。宋初,与州俱废。

《资治通鉴》:贞观十四年三月,窦州道行军总管党仁弘击罗窦反獠,破之,俘七千馀口。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 列传第四十五:乃贬彦范泷州司马,敬晖崖州司马,袁恕己窦州司马。

《新唐书》高宗传:永徽二年十一月,窦州、义州蛮寇边,桂州都督刘伯英败之。

《读史方舆纪要》一百四《志》云:县南一里有罗窦洞,唐以此名州。显庆三年,播罗哀獠酋长多扶桑等率众内附,即此地也。盖生獠所居后,日就倾圮,无复故险。

《赣州府志》记载:“窦州杨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卒于虔,葬雩都药口坝”。

《 吴越备史》卷二■〈王瞿〉,王第八子也。母济南郡夫人童氏。■〈王瞿〉性仁厚,明敏好学,治郡自得政体,累授镇东军亲巡都指挥土客诸军安抚使、光禄大夫、窦州刺史,奏授金吾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检校司空,改明州刺史。年三十,惜哉!

《宋史》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 高州,下,高凉郡,军事。开宝五年,废良德县。景德元年,并入窦州,移治茂名。三年,复置,以二县还隶。

《宋史》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 :信宜。中下。唐信仪县。太平兴国初改信宜。熙宁四年废窦州,以信宜县来隶。有银场。

《宋朝事实》:藤州,熙宁四年,废南仪州入焉—宝三年,复仪州曰南义州。五年,废入窦州。六年复置。

《梧州府志-卷之一》 舆地志一 星野 沿革:分宁邕容等州为三路,白、高、窦、雷、化、郁、仪、藤、梧、龚、琼隶容州。

《太平寰宇记》卷之百六十三 窦州 风俗:“谷熟时里閈同取,戌日为腊,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会作歌。”

《太平御览 》卷一百七十二△窦州 《十道志》曰:窦州,怀德郡。《禹贡》扬州之分,古越地。汉苍梧郡之端溪县,先管罗窦洞,因为名。唐武德五年,置南扶州。贞观八年,改为窦州。《郡国志》曰:窦州悉以高栏为居,号曰干栏。三日一市。又曰:特亮县,在河洞水北。昔有白牛夜出,光影照村,村人见牛光,号为特亮也。

《续资治通鉴》卷第五十四:乙亥,以马军副都指挥使、昭信留后张茂实为宁远节度使、知潞州。茂实之母微,既生茂实,入宫乳悼献太子。茂实方襁褓,真宗以付内侍张景宗曰:“此儿貌厚,汝养视之。”景宗遂以为子。于是开封民繁用扣茂实马首,言茂实乃真宗子,茂实执以闻。事下开封府。用盖病狂易。事既明,言者以嫌请罢茂实兵柄。帝察其无它故,擢节度使出守。用坐配窦州牢城。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十六:丁巳,赐故镇东军节度推官毛洵家帛五十匹、米五十斛。洵,吉州人,进士及第,又中书判拔萃科。其父国子博士应铨,与其母卒於窦州,洵徒跣护丧,归葬里中,负土成坟,毁瘠而卒,特□之。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十六:甲午,广南东、西路并言妖獠寇边,高、窦、雷、化等州巡检许政死之。遣左侍禁桑怿会广、桂二州都监讨捕。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十六:庚戌,诏知广州兼广东路钤辖,知桂州兼广西路钤辖,及权增置东路驻泊都监一员,西路钤辖一员。时高、窦、雷、化四州蛮獠寇边,去朝廷远,事不可申覆,故令广、桂知州兼钤辖,以便宜从事也。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十六:丁巳,广西提刑司又言,高、窦妖獠陈友明等寇海上,遣左侍禁閤门祗候侍其洙、右侍禁朱光濬讨捕之。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十六:刘鋹时,计口以税,虽船居皆不免,至是,雷、化、钦、廉、高州犹未除,瓘为除之,又减柳州无名役四百人。

《北宋皇陵》:宋宗室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右骁卫大将军使持节 窦州诸军事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食邑 二千户食实封贰佰户赠随州观察使汉东侯墓志铭并序 (赵世谟)

《图经 图经》云:五岭之南号为瘴乡,高窦雷化,俗有 五岭之南号为瘴乡,高窦雷化,俗有 ‘‘说着也怕 说着也怕’’之谚。郡据群山之中,去海百里,四时之候 之谚。 .

《宋史》列传第五十八:郎简,字叔廉,杭州临安人,宋朝大臣。幼孤贫,借书录之,多至成诵。进士及第,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宁国县,徙福清令。县有石塘陂,岁久湮塞,募民浚筑,溉废田百余顷,邑人为立生祠。调随州推官。及引对,真宗曰:“简历官无过,而无一人荐,是必恬于进者。”特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分(信)宜县,徙知窦州。县吏死,子幼,赘婿伪为券冒有其赀。及子长,屡诉不得直,乃讼于朝。下简劾治,简示以旧牍曰:“此尔翁书耶?”曰:“然。”又取伪券示之,弗类也,始伏罪。

《宋史》列传第九十四种世衡,字仲平,放之兄子也。少尚气节,昆弟有欲析其赀者,悉推与之,惟取图书而已。以放荫补将作监主簿,累迁太子中舍。 尝知泾阳县,里胥王知谦以奸利事败,法当徙,遁去。比郊赦辄出,世衡曰“送府则会赦”,杖其脊而请罪于府,知府李谘奏释之。后通判凤州。州将王蒙正,章献后姻家也,所为不法。尝干世衡以私,不听,蒙正怒,乃诱知谦讼冤而阴助之,世衡坐流窦州,徙汝州。弟世材上一官以赎,为孟州司马。久之,龙图阁直学士李纮为辨其诬,宋绶、狄棐继言之,除卫尉寺丞,历监随州酒,签书同州、鄜州判官事。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冬十月庚子,阅诸军、班、直将校武艺,擢授有差。上谕天武右第三军都指挥使、窦州刺史王秀曰:「尔艺虽不中格而尝有战功,故以尔为正刺史。」又谕散直都虞候胡从曰:「尔艺虽不中格而治兵齐肃,故以尔为内园使。」命殿前副都指挥使郝质戒诸军勤习武艺,特支诸军、班钱。  《北户录》卷二:窦州出梨。梨大如拳,有类浙东成家梨。可蒸而食,乃皮厚肉硬。又,非哀家梨也(缙云成家出此梨,因以为名)。

《世说》云:桓南郡玄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不食(旧语秣陵有哀仲梨,甚大如升,入口便消,言愚人不别味,得好梨而蒸食也)。  《钦定四库全书》香乘卷一:沉香,岭南诸郡悉有之,旁海诸州尤多。今南恩、高、窦等州,惟产生结香。《本草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