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海关截获164只红棕象甲幼虫,私自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应该被严罚吗?

历史上有许多起因为有害动物而产生的物种入侵事件,这些物种随着多种不同的方式进入陌生的生活领地,很快便适应了当地环境,并对当地的植物产生攻击,可能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而这些有害动物入侵的方式也很奇葩,有的是因为跟在乘客身上入境,有的则是因为附着在入境乘客的行李中被携带入境。面对此种情况,各国海关严厉检查入境人员,确保不会携带有害物种进入海关。

历史上著名的事件有澳大利亚的兔子侵袭,在1859年,澳大利亚一个牧民在打猎的过程中,从外国带回来的几只兔子,这几只兔子迅速适应了澳大利亚的生活环境,并飞速繁衍,对当地的植被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不仅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还因为吃掉了羊群的食物而导致牧业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美国的加利福利亚,被从澳大利亚引进过来的刺梨,很快在当地疯长开来,有6000万英亩的土地,因其受到影响,这些地区仅仅只能有刺梨的身影,而无法见到其他植物的生长。而延产于亚马逊河流域的食人鱼被当作观赏鱼引进了中国的广西,这种鱼很快成长为了河中霸主,严重破坏了当地渔业的发展,大片大片的河流中基本上找不到别的种类的鱼的身影。所以一直延续到现在,各国边境线对有害物种的检查十分严格。

云南昆明海关工作人员在对入境开展防疫检查时,从一辆货车驾驶室内查获了一批未向海关申报的棕树根,并在其中查获了164只活体幼虫。再对这些有虫的后续检查中,发现他们是有害生物红棕象甲。这种虫子主要危害椰子等棕榈类植物,通过寄生在植物内部使植物腐烂死亡。可能会导致树木枯死,会对林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在许多年之前就已经被我国列为植物防疫性有害生物。此次防控工作处理的及时到位,如果放任这批虫子入境,在数年之间将会对侵略的地区的林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起案例也警醒了边境防控工作人员的重视,随时都要保持警惕,不能放松每一次的检查,因为自己坚守的岗位是边境线,不仅是为国家负责,也是为身后的人民负责,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疏忽而导致群众受难。同时也提醒各位身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在入境前一定要确保自身没有携带有害生物,携带的生物要及时向海关报备,并积极接受相关人员的检查工作,帮助减轻工作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