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弑母案吴谢宇被判死刑,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后果?

曾经“别人家的孩子”如今却成为弑母案的阶下囚,导致这种后果有两个原因,分别是源自母亲从小严苛的管制,另一个是他自以为是的想法。

一个孩子从优秀到堕落

曾经轰动全国的北大才子弑母案,一审吴谢宇被判死刑。虽然被害人家属出具了谅解书,但吴谢宇的案件“严重违背家庭人伦,践踏人类社会的正常感情”。

吴谢宇本应是前途似锦,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是国企领导,母亲是中学教师,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

一切的改变要从他父亲去世开始,他的父亲不幸患上和他爷爷一样的癌症,在救治无果后撒手人还。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一直以来父亲都是他的精神支柱。

本就不爱说话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更加沉默寡言,为了不耽误他的学习,母亲有什么事情都不和他说,这让他开始对一切感到怀疑。

上大学时期他曾一度厌世,还曾多次生出自杀的念头。他怕得上像父亲一样的病,他曾想过自杀,但多次尝试后均没有成功。

他当时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但他却开不了口。他看见母亲日渐消沉,就像“林黛玉”一般,他觉得如果自己死了,母亲该怎么办。

于是他萌生出带着母亲一起走的想法,他作案的整个过程安排得十分详细,还在网上购买了作案工具。

他将母亲杀害后,感到害怕,就放弃了自杀。他用母亲的口吻像谎称他要出国留学,像亲戚们借了一百多万,之后购物了多张假身份远走他乡。

在此期间他白天到补习班上班,夜晚沉浸在夜店无法自拔。直到他自首投案,这个案件才尘埃落定,人们才知道这个高才生的内心变化过程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走上人生相反的路。

根据吴谢宇的说法,他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原因很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和他的母亲有关系。从小他发现只要自己学习好,父母就很开心。

于是为了让父母开心,他热爱上了学习,只要父母开心他可以忽略自己的感受。他的母亲是一个对自己、对孩子都十分严格的人。

一个长期生活在高压管制下的孩子,最想做的就是逃离这样高压的环境。他上大学后,本以为可以离开压抑的生活。

但他母亲却没有给他足够的自由,而是更加严厉。他需要每天跟母亲上报自己在学校所有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要说得很细。

他想反抗,但理智告诉他,母亲为他付出太多,他不能这样做。就是在这种纠结的状态下,他开始压抑,甚至有了自杀的想法。

直到毕业典礼后,他做了一个决定,带着母亲一起走。他说母亲是他最爱的人,但母亲对他的压力又让他喘不上气。

然后,自以为是的态度。因为他学习成绩优秀,在别人眼里可谓是“天才”。就是这种几乎接近“捧杀”的想法,让他觉得自己的判断就是正确的。

吴谢宇曾说,现在他回想之前的行为,太自以为是。他还说谋划这场案件,就像推演数学题,觉得自己能看透别人的想法。一个总是被捧在天上的“神童”,自然觉得自己都是对的。

所以他合理的认为,母亲就像“林黛玉”一样,整天自哀自怨,就自作主张的帮助母亲选择离开的方式。但他却没有问过母亲,这样做是否正确。

他如今的错误和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他自小为了取悦父母而学习,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母亲对他的严格让他感到压抑,他对母亲是又爱又恨。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看到这个案件不禁让人感到可惜,一个本可以有很好前途的孩子,就这样毁了。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忙工作疏忽了孩子的感受,甚至拿学习成绩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

如果在他父亲去世时,他的母亲不那么好强,能与儿子说说心里话,能与儿子好好交交心,想必吴谢宇也不会走上极端道路钻牛角。

跟他母亲相反,他的父亲一直给他鼓励,父亲的认可成为他继续走下去的能量。父亲不在母亲对他的严格,让他感到窒息。

一件事情并不是一蹴而成,而是经历了长年累月的沉淀。吴谢宇对母亲是爱恨交加,他清楚母亲为他付出很多心血,但他又想获得自由,双重矛盾下生出巨大的压力,最后选择结束一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同一个标准要求,好成绩固然好,但孩子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成绩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条条大路通罗马,可能孩子在其他方面有其他孩子不能比的优点。父母爱孩子应该教会孩子为什么,而不是应该怎样做。

言到此处

北大弑母案的吴谢宇被判死刑,导致他走上不归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母亲有关系和他思想上的自负,一个被压抑的孩子最终用选择错误的方式获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