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最后为什么选择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生活?

其实我平时是不怎么喜欢思考人生的,因为那样往往会让我感到迷茫,有时候你越想着一件事情想得透彻,就越发的想不清楚,甚至会进入到一个死角里面,不能够自拔,因为其实我们人活的真的有太多太多讲不清楚的事情。

就像一个故事一样:一个老农在种完一片庄稼之后就坐在大树底下乘凉,哼着小曲儿,非常的安逸,一个富贵人家见到他之后问他,你为什么不愿意多种些地呢?反正你有这么多时间,全都浪费了,而这位老农却说,我为什么要种这么多地?这个富贵人说,你种的地变多了之后你就能得到更多的粮食,就能得到更多的金钱了,老农说,得到了那么多金钱,我能干什么呢?富贵人说,你可以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啊,但是这时老农却摇摇头说,我现在不就是在做想要做的事情吗?

其实这个故事,站在不同的立场来说,都是有各自的道理的,只是关乎于一个选择的问题而已,他选择了安逸,就可以过安逸的生活,他如果选择要过更好的生活的话,那就不得不进行奋斗。其实,孙少平跟孙少安两个人都是非常有想法的,只是两人的追求不一样而已,孙少安想要让自己家里面生活过得更好,那样,就只能够赚更多的钱才能够改变自己家里面的生活,让自己的家人在村里人面前都能够抬起头做人,于是他做起了创业,办起了砖厂,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孙少平就不一样,直到故事的最后,他仍然回到了那个工作的几年的煤矿,回到那个让他日夜操劳却又安逸的窝,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他明明有着更好的机会,甚至是省委田富军都愿意对他伸出橄榄枝,他的哥哥也表示可以让他回来跟自己一起创业,过更好的生活。孙少平却在自己的伤好了之后重新回到了那里,这让许多读者们都是非常不理解的,因为许多人将自己站到少平的立场上面来说的话,绝对是会选择留在城市里面,或者是回农村跟哥哥一起创业的,毕竟那样更轻松不是吗?也能够得到不错的发展。

少平他之所以会做出一个这样的选择,其实这完全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层次的问题,他就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自己应该回到那里,自己也属于那里。对于文中所说的少平只有在煤矿里面日夜的工作才能够减轻小霞失去了的那份痛苦,这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其实不管少平怎样去疯狂,怎样去想要忘记,晓霞始终都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脑海里面,怎样都是不会忘记,再说了,即便是要劳动,要工作,也不仅仅只有在煤矿里面才能够做到,他哥哥上安的创业也并不容易,并不轻松。

其实原因就是,少平在那个煤矿里面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就是惠英嫂,是的少平曾经说过惠英嫂带给了他一个家的感觉,让他有了一种归属感,所以他才会选择回到那里。当然他的这个选择,也对他的后半生做出了非常大的改变,他将不再面对都市里面的灯红酒绿,也不会再面对黄土高坡的那片土地,他的后半生终究都会在一片乌黑的煤矿中度过,这是他的选择,我相信他也是不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