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有名的文学家,为什么受到许多人的唾骂?
可以说,郭沫若在文学上的造诣完全和人品大相径庭,文学地位越高,被骂得越惨,这完全是他人品惹的祸。在文学领域,特别是甲骨文研究上,郭沫若的确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这决不能掩盖亦或是弥补他人品的缺陷。因此,即使他是很有名的文学家,也不见得就受到尊重。?
表面上是精神境界上的至高者,实际上却是一名投机分子。若不研究他的私下生活,单单以他文人的身份去了解他,那么郭沫若就是典型的大文豪,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是极大的,同时也给文坛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文学巨匠,却没有被文化涤荡净化了品格。在我们常识范围内,认为文人定是精神世界的引路者,用他们的学识和见识引导人们,然而郭沫若的出现,才让人们明白,原来郭沫若虽然诗词才赋造诣很高,但在时态趋势不断变化时,选择隐让、接受,甚至迎接,妥实是一名投机分子。
品行不端,即使在文学上贡献不可小觑,也难掩吃相。郭沫若的品行一直被人诟病,伴随着他才华横溢的标签,?品行不端?也成为他身上的第二大标签。按道理来说,?瑕不掩瑜?,即使这个人身上有点臭毛病,只要不影响他人,其实倒也无所谓。但是,郭沫若却不符合这个条件,他身上的?瑕?完全和优点相当的,甚至他的品行使其坏的风评更盛。他是完全的投机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即使在自己好友深陷囹圄,他不仅不帮,甚至还反踩一脚,这种做法实在是吃相难看。
趋炎附势,迎合趋势,缺失了文人应有的傲骨。文人分两类,一种是傲骨,另一种就是懦弱。巧了,郭沫若将后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时局当下,他的表现就是趋炎附势,完全撇清不利于自己的一切因素,甚至迎合趋势,一点不爱惜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