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长大之路易十五的故事是怎样的?
路易十四在位七十二年,对后世儿孙十分不公平,以至于他熬死了儿子,又熬死孙子,到他熬不住的时候,只能让曾孙子继位了。跟十四一样,十五接班的时候,也只有五岁。? 因为疾病,路易十五几乎是艰难保护下来的继位独苗。路易十四临终时,可能是反省了自己的一生。他告诫当时还听不懂话的路易十五:少盖房子少打仗,跟邻居好好处。本来如果路易十五没了,则路易十四的侄儿奥尔良公爵可以继位,所以他看着路易十五很不爽。原来仅仅是让他主持摄政会议,结果他找到机会就独揽大权成为摄政王。路易十四死后,法国财政艰难,不是头脑非常清楚的人,根本无法力挽狂澜。奥尔良公爵野心大水平低,心里着急,就容易遇上神棍上当受骗。
泡沫的创始人——约翰·劳在《英帝国:日不落之殇》中,老杨介绍过英国的“南海泡沫”和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早期的金融领域出现过三次巨大的泡沫,另外一次就是在法国。而这三起“泡沫”中,至少有两起跟这篇的主人公约翰·劳有关。约翰1671年出生在苏格兰,家里从事金融业务,他很小就在父亲的会计师事务所学习,对数字有天生的敏感。老杨自己数学学得不好,对数学天才无比敬畏。数学的低级高手跟街坊四邻斗地主或者打麻将可以赢回买菜钱;中级高手可以去澳门或者拉斯维加斯算牌致富;高级高手则可以玩转一个国家的经济,轻易就富可敌国。物理学家要搞垮一个国家,还要费劲造原子弹,还要防备自己别给辐射弄死;数学家要搞垮一个国家,一点体力都不用。
约翰是数学天才,又在工作中有目的地培养自己金融方面的知识。差不多的时候,嫌苏格兰这个林子忒小,约翰飞进了伦敦。 ?跟其他的数学天才小书呆子不一样,约翰性格外向能言善道,高高大大的还挺招人喜欢。在伦敦谋生很容易,他不用正经找工作,他靠赌博就可以衣食无忧。约翰是个生性放荡的人,有钱有闲肯定招惹女人。为了一个女人,他跟别人决斗,直接要了情敌的命。 ?杀人偿命,约翰被逮捕。伦敦的司法机关效率低下,一天又一天,案子也整不出个结果。约翰可不会坐以待毙,他找到机会越狱,跑到了荷兰。
荷兰真是适合约翰修炼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最新锐的阿姆斯特丹银行。作为地球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的经济发展在当时是有很多先进性的。这里扩展了约翰的眼光,也启发了他的思路,他也明确了他的人生目标。当然,他在荷兰的生计也是靠赌博维持。 ?1705年,约翰写了《论货币与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一书,开始倡导发行纸币的事。在苏格兰,没人理他,而在英格兰,他的官司还没了结,他只好又回到欧洲大陆。终于有一天,千里马遇上了伯乐,约翰遇上了法国摄政奥尔良公爵。 ?奥尔良公爵接手的法国,除了庞大臃肿毫无效率的官僚体系,就是惊人的负债。法国全年的收入,一半以上用来还利息都不够,新的债务还在不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