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地震是由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形成的。
在地球内部积累的能量无法释放时,板块与板块之间就会相互挤压碰撞,从而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积累的能量也会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发生时能引起火灾、水灾,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但地震不仅会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比如深源地震一般会发生在地下300到700公里处。
不同地震的形成原因:
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地球内力作用等引起地层断裂和错动,使地壳发生升降变化。巨大的能量一经释放,被激发出来的地震波,就四散传播开去,到地面时,引起强烈地震。这是次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地震。
2、陷落地震的形成原因:当上层地壳压力过重时,地下的巨大石灰岩洞突然塌陷,就会发生地震。不过其发生次数比较少,影响范围不大。
3、火山地震的形成原因:火山爆发时,熔岩冲击地壳,发生爆炸,使大地震动。影响范围不大,次数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