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太极拳拳论

 太极拳的拳种繁多,有陈式太极拳、有杨氏太极拳、也有张三丰太极拳等等,下面是我对于张三丰太极拳传承概述,让大家了解下张三丰太极拳的来龙去脉。

 张三丰太极拳拳论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虚实,处处总此虚实,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总须周身节节贯穿,勿令丝毫间断耳。

 六合:

 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张三丰太极拳渊源与传承:

 一、集大成者张三丰

 在张三丰之前,有东晋时代的葛洪创?太极法术?太极秘法?;有南北朝时代梁国人韩拱月所创?小九天雏形太极拳?;有唐代隐居道上许宣平的?兰十七式太极拳?;有李道子创?俞式太极功?。有明代俞莲舟创?先天拳?;民间则流传有?粘沾拳?摸鱼拳?绵拳?等。

 张三丰对上述拳法进行提炼升华,将道家哲理融会贯通于太极拳技之中,创造了一套以?太极十三势?为代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武当内家拳,与佛教少林拳并称中国武术两大奇观,从而使太极拳名震江湖,广传于世,形成了武术史上?南尊武当,北崇少林?的局面。由此观之,在太极拳史上,张三丰实有集大成之功。

 这些有史料可寻的太极拳传承脉络,正是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的渊源和线索。

 二、张三丰生平及其创拳立派情形

 张三丰其人,传说不一。据《明史.方技传》中的《张三丰传》记载,他是辽东懿州(今辽宁义县)人,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义号玄玄子。祖籍江西龙虎山。长相?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平常不修边幅,寒暑唯一衲一蓑,人称?张邋遢?。行踪飘忽不定,处事怪异,书经目不忘,善嬉谐而旁若无人。

 曾屡次云游武当山,在山上?创草庐居之?,炼丹,行拳。后又入四川青城、鹤鸣诸山访道求真。张三丰一生著述颇丰,其传世之作较为可信的有《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张三丰与其徒在武当山修道,明成祖专为他营建武当官观,所以其丹法流传了下来,称?武当道派?。

 其特点有五:

 1、崇祀?真武大帝?,奉真武大帝为祖师。

 真武大帝为北方七宿之神,其像为龟蛇,足道教信奉的北方大神。武当山自古就是道教奉祀真武之神的道场。

 2、以?太极?学说为根本教义。张三丰的丹道思想源于陈抟学派,以?无极而太极?立说。其《大道论》一文,系统阐述了太极分阴阳、逆用阴阳、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丹道思想,认为天地足一太极,人身也是一太极,识得此天地之太极、人身之太极,即可行拳炼丹证成道果。

 3、先双修而后清修的内丹实践过程。张三丰的丹法属于内丹双修派系统,以《玄机直讲》《玄要篇》《无根树》为代表。其炼法称?神仙栽接法?,以双修炼采?外药?,以清修炼养?内药?。

 外药在造化窟中而产,内药在自身关元气穴中而生,内药是精,外药是熏;内药是性,外药立命,性命双修,方合神仙之道。叫代中期以后,武当道派并入全真龙门派,双修法因不合全真北宗之旨而失传,至此时起,清修取代了双修。

 4、创?武当内家拳技?,形成道教武术派。道教史卜多习武之人,如道士王重阳曾巾武举、白玉蟾任侠好武,但直至武当道教兴起,才形成道教武术派。武当内家拳技是道教史上之一绝,其创始之首功当推北宋武当道士张三丰。

 张三丰因观鹊蛇之斗,忽有会心,遂编演而成太极拳。清代黄百家的《内家拳法》所涉及到的《王征南墓志铭》《宁波府志-张松溪传》等相关文章均认为张三丰是武当内家拳的奠基人。

 5、以《道德经》为刨拳的理论基础。张三丰汲取了道家、儒家的哲学思想,并以道家为主干,摄取传统医学、兵法知识.运用太极说、刚阳说、五行说、八卦说来高度概括武当内家拳的拳理、拳技、战略战术,从而形成了独到的武当内家拳见解,大致有如下特点:

 (l)拳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一文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张三丰以老子的本体说作为他创拳的理论基础。老子认为人是效法自然的,就应顺乎自然规律自成法则,张三丰在创拳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道法自然的法则,按照?顺其自然?的规律行拳。

 (2)圆形运动。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乃由道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万物的变化越是伸展,离道就越远,而最后仍要收敛,返回于道。换句话说,道的运行规律是一个圆圈。据此原理,张三丰创下的原式太极拳均以圆弧轨迹为主,在行拳过程中或平圈、或立圈、或斜圈、或止圈、或倒圈、或半圆?均走弧形,变化多端。

 (3)拳法阴阳。俗话说:?不懂阴阳,就无法练习太极拳。?说明通晓阴阳规律对练习太极拳极为重要。

 (4)贵柔处雌的战略观。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中说:?知其雄,守其雌。?老子认为知坚强者最好经常处在柔弱地位,这样才能避免过早走向死亡的结局。张三丰运用这种贵柔处雌的思想,形成了武当内家拳?尚变不尚力,贵化不贵抗,尚走不尚顶?的技击特点。也就是说,武当内家拳在技击上专讲柔化,不在气力上胜人。在训练上,也纯以养气为主。

 练拳时,忌用蛮力,务使全身松开,气血贯注,日久自成内功。与敌交手,以手之圆转劲化解敌击来之直劲,而不采取以硬碰硬的打法,以脚之走来避开与敌互相顶撞的打法。但贵柔

 守雌不是武当内家拳之终极目的,其终极目的是以柔克刚。《武当拳法手诀》一书中言:?撺不与斗,贴跌更奇,彼来凶勇,圈插敌元,以柔克刚,以疾克迟,以静待动,以曲取直。?

 这表明,武当内家拳在技击上讲究以小力胜大力,以速快打速慢,以圆转劲打直劲,以柔弱胜刚强。在技击过程中,要求达到身似游龙,步踏九官,手运缠裹,出手软如绵,上身硬似铁。对抗时,以变应变,随意而动,似攻似守,似发似收,如水之流,似云之绕,奠测端倪,达到动静自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