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大师》?

一位不知名的南方武术家,身怀绝技,欲在中华民国武术之都天津扬名立万。

那时候的武林已经是死气沉沉了。

老舍写道,飞镖没有饭吃,武术没有革命党和教育家提倡的日子,刚刚过去。

我们老祖宗研究了几百年的东西,在西方的枪炮面前好像突然没用了。

武侠还是抱着架子,藏着绝技不发传真。

武术学校成了有利可图的生意。师傅利用徒弟算计师傅,拉帮结派,群众欺负寡妇。大师们把寡妇放在前面,用无懈可击的规则压迫新来者。

新人要想成名,就算功夫再好,也不可能和整个武林对上。

只有在武林高手的指导下,才能用不上台面的方法潜入陈仓。

“一战成名”是小说里的东西。现实中,要想在门派众多的江湖中插一脚,立一个招牌,必须有远见,有长远规划,三五年,布局和善后占了大半。

你要做让自己好看的事,你要做看不到的事。

带徒弟,不是传授艺术,是背叛。

这个东西,从一开始,就坏了。

主人骄傲,但不呆板。年轻的时候,他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从富到贫,跑过飞镖,参过军,见过很多异端。他知道为了目的他什么都干得出来,讲太多仁义,什么都干不出来。

但武侠之人也有痴心,门派之间为了名利勾心斗角。咏春和八卦也能找到渊源。真心和私欲交织在一起,对女人的爱既是利用又是羁绊。曾经单纯利用的徒弟,也不知不觉变得深情起来。

但毕竟事情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一步。武林成了军阀眼中的肥肉。体格健壮的拳击手是执政者最好的招牌。招牌吸引士兵,士兵有地盘。有了地盘,金钱和权力也就随之而来。这是更高层次的生态。

武林虽然落魄,但还是不甘心被白白吞噬。然而在大势面前,一群弱武之人却无能为力,不过是抱着一天一天过上好日子的心态,对实力弱小的孤军奋战的敌人进行反击而已。阴谋、陷害、谋杀,表面上还是意气风发的长袍马褂,充满了正式的规矩和礼仪,但骨子里,已经彻底崩塌,残缺不全。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中国勇士将面临注定的灭亡。

徐浩峰实际上用一种非常武林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反武林的故事。

战士阶层最终消亡,而在影片中,这个过程被用更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外部压力很猛,但内部崩溃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