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位突然暴涨,为什么不把黄河的水排入大海?

黄河之所以这样称呼,原因还是因为河水的颜色为黄色,黄河形成于6000多万年前的地质运动,当然黄河原始形态并不是这样,而是经过了多次河道改道,现在的黄河跟历史上的区别挺大的,黄河的水为什么黄,就是因为含的泥沙太多导致的。

黄河是孕育文明的河流,黄河沿岸两边有太多的文明遗迹,河水之所以黄是因为黄土高原的缘故,黄土高原的泥土松散,被雨水河流带了出来,在翻滚的河水中,形成了大量的淤泥,而黄河的含沙量世界第一,每一年黄河带走的泥沙含量大约是14亿吨,其中65%流到大海,剩下的35%左右沉淀在河道当中。

也就是说黄河一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沉淀在下游河道里面,许多年的沉淀后,河道的高度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两岸,导致河道高于两岸,一旦雨季来临,河水暴涨就有溃坝的可能,历史上黄河水患时有发生,而且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基本上下游溃坝了就会形成新河道,黄河改道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来的。

由于我国的地势特殊,我国的地势是北高南低,还有就是西高东低,我国的河流基本上都是东西走向,因为我国的海岸线在东边以及南边,所以大江大河的水都是向东流入大海,黄河其实也不例外,同样是流入大海,而且是流入渤海湾,华北平原的其实就是跟黄河有关系,现在华北平原黄河出海口附近土地面积每一年都在扩大,这就是黄河的功劳。

华北平原属于河流出海口冲剂平原,其实世界上的河流都有一个***同点,那就是大江大河的出海口位置都会形成平原,这些都是因为上游河水带着泥沙冲到下游,进入地势相对平缓的地方,河水流速不快,河里面的泥沙慢慢沉淀下来,最终日积月累无数年之后就会积累形成冲积平原。

黄河的泥沙含量世界第一,每一年带入海里的泥沙就有超过10亿吨左右,这些泥沙一般都会在出海口河海交界处沉淀下来,黄河的水同样是流入大海的,只是由于气候地理的原因,黄河的河水流量其实并不大,只有雨季汛期的时候流量才会大,平常的时候流量都只是几千立方米每一秒,属于比较小的流量了。

雨季的时候黄河河水暴涨,同样也会携带大量的泥沙,而且含量会超过平常很多,加上常年的泥沙沉淀,导致河床升高形成了天河,一些河坝不稳的地方容易因为水流过大造成溃坝的风险,因为下游泥沙大量沉积,导致河道里面受阻,所以上游突然下来的洪水会因为这些沉积的泥沙阻挡,导致流速减慢,河坝的压力会上升,就会形成溃坝的情况,并不是不流入大海,只是河道泥沙沉淀太多导致河水流速受阻,就算溃坝的河水流出去以后,最终也会流向大海,只不过不是通过河道流过去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