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单为什么越脱越单?
因为眼高于顶。废话不多说,直接上最近几天最火的79年“小姑娘”的征婚帖:
自身条件:1.身高158,体重112,长相80分(自认为); 2.本科,英国工作过2年,回国后年薪13.5万; 3.没车(胆小不敢开) 4.家庭普通,爱好看话剧喝下午茶。
然后她要对应的条件是:1.本科学历,身高185+,长得帅; 2.最好国企,年收入50万+,至少知名公司管理层; 3.房子要大平层,必须市中心; 4.车子40万+,沪牌非国产; 5.脾气好,对她好,什么都听她的; 6.孝顺父母; 7.幽默,知识渊博; 8.会做家务,会做饭,愿意带孩子; 9.最好会乐器。
OK,如果这不是一场炒作的话,我会觉得该女性最大的劣势并不在年龄,也不在身材,而是脑子。我们暂且不说吃不吃得到天鹅肉的问题,就说说这9条征婚条件,就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设置征婚条件。
他们设置的条件要么是没有可操作性,要么是脱离实际,要么是自相矛盾,他们把自己想要的特质都往上一堆,以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人,这不是找对象,是找偶像,甚至连偶像都不行,你可以拿那些个全民偶像往上套,你看看谁能符合这位“小姑娘”的全部条件。
鉴于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意义上懂得对伴侣的“期待管理”,我觉得有必要拿出来说一说,我们就从批判“小姑娘”的征婚条件入手,看看她犯了哪些我们平时也容易犯的毛病。
1.硬顶的设置太硬
市中心大平层,40万+的车子,50万+的年收入,知名公司管理层,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硬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们的***同点都是“钱”,持续赚钱能力也好,本身的财富积累也罢,这些都不应该设置硬顶。
2.设置无法量化的条件孝顺父母、有爱心、知识渊博等,
这些都是在征婚条件上常常见到的杠杠,可这些杠杠有什么筛选效果么?可以说一点都没有。谁会认为自己不孝顺父母或者是没有爱心呢?孝不孝顺、有没有爱心甚至知识是不是渊博都是纯主观的事儿,只能通过相处以后的观察得到,并不能直接通过别人的自我评价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