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车祸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是现代社会拥有制度。当医院门口出现车祸,医生却让打120,这样做是对是错呢?7号晚上,吉林长春一家医院就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伤者被救护车运到了十几公里外的医院,至于医生让打120的原因,大抵是因为医院值班有严格规定,医生不能擅自离开岗位,这才促成了“医院门口处车祸,医生让打120”的闹剧。

这件事是对是错?

尚有“孕妇生产,司机闯红灯争分夺秒”的事情出现,为何救死扶伤的“医院”,却碍于“值班规定”建议眼前病患拨打“120”呢?个人不愿当界限不清的“老好人”,这件事情中,个人觉得那建议打120的医生可能有失“妥当”。

1、“打工者”的职责是“服从规定”,但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

当然,在这件事情中,对于“建议拨打120”这种做法的初衷,我们可以理解。毕竟医院里的医生也是一名“工作者”,甚至说是“打工者”。对于一位打工者来说,自己的本职是“服从规定”,以此维系公司、企业、机构正常运行。这无可厚非,可以理解,更何况对于许多“打工者”来说,他们大多数人都靠“工作”养活自己。

但是“医生”除了是“打工者”,亦有“救死扶伤”的天职。

若医者面对病患生死无“父母心”,而更多是权衡个人“得失”,医患冲突将“没有尽头”。毕竟,人只要活着,很多事情都能重来,但是唯独生与死,人只有一次机会。而医生自古以来被尊重,便是因为他们可以帮助危难中的人“延续生命”。

2、判断完大是大非之后,我们亦不能轻易下定论

虽然我个人认为,医生的“天职”高于打工者对“规定的服从”,但是对于7号晚上发生在长春的这件事,我们还是要“谨慎”。因为我们知道的信息“少之又少”,对于这件事把握的线索还是太过“碎片化”,其中的细节或许可以颠覆我们对这件事情的初步价值判断。所以,这里还是建议各位,对于事件中的人和事,不要轻易进行评击,尤其是负面“攻击”。

3、人有千面,这件事的重点在“医德”,而非借此“撕扯”医患关系

说了这么多,个人想说,抛开医生这个身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有的人“乐于奉献”,有的人更注重个人得失。我们无法保证每一位医生都有以患者安危先于个人得失的“素养”,同时,我们许多时候也无法理解,医生每一句“无能为力”,或者说每一次“不近人情”背后的“难言之隐”。对于这件事情,大家要理性看待。

而所有悲剧,或者说让人气愤的事情背后,出问题的不是一类职业,而是“人”。所以,我们不要借这件事情撕扯“医患关系”,人有真诚和虚伪之分,我们该关注的,是如何堵塞社会中以所谓“制度”为挡箭牌的“人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