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相伴梅花瘦,谁人真心到了低。这句话出自哪,有详细资料更好
这句好像出自一篇书评~~ 到时那句谁人相伴梅花瘦是出自乔吉写的一首《山坡羊》:冬寒前后 / 雪晴时候 / 谁人相伴梅花瘦 /钓鳌舟 / 缆汀洲 / 绿蓑不耐风霜透 / 投至有鱼来上钩 / 风 / 吹破头 / 霜 / 皴破手。 谁人相伴梅花瘦(书评)——《民国女子》
文:叶倾城
说起民国,大师们的风采虽然不能亲炙,却还有口口相传的魅力,但谁记得那些女人呢,那些小小的花花草草,她们躲在大树的荫下,她们经历过什么,她们的所思所想,谁知道谁记得?所以,当我第一次读到《民国女子》(叶细细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时,竟有了一股冲动:终于有了,这为民国女子们立的传。三言两语,闲言碎语,却说着女性们***同的爱与哀愁,从来没变过。
临水照花的张爱玲,是怎么萎谢的;来自小城三月的萧红,她的灵魂,寂寞地躺在了一所女中的秋千架上——来荡秋千的女孩子们,读过她的书吗?孙多慈为徐悲鸿守丧三年,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情?她们还算是近代史上一朵一朵镂刻出来的花朵,而那些真的无人知道的女子,比如说,朱自清的妻子陈竹隐,戴望舒爱恋过的施绛年,或者梅兰芳的原配——她儿女双亡,她死了就像没存在过。
读着读着,不免入戏,心中仿佛有一面魔镜,映出时间河流里她们的身影,那场面恰有些像张爱玲写的《小团圆》:“她忽然看见有五六个女人……只是个昏黑的剪影,一个跟着一个,走在他们前面。她知道是他从前的女人,但是恐怖中也有点什么地方使她比较安心,仿佛加入了人群的行列灯光里。”我们都会加进去的,一起走的。
这每一个故事,当那些女子们开始爱恋,最初的刹那,都像水墨画刚刚起头,笔酣墨饱——谁能想到最后画出来的是残荷听雨,或者根本就画废了,揉作了一团。叶细细所做的事,就是把废纸篓里的旧宣纸一张一张捡起来,抚平,再重新呈给我们看。不见得雪白亮丽,却是柔婉的、上世纪的美好。
展读每一个故事,都像触到了她们的灵魂,吻到了她们的罗衣,小心地握到了她们裙裾下不示人的肉身。很奇怪,书里明明有照片,其中章亚若还脱不了婴儿肥,陈洁如更是中年发福,成为腴丽妇人——却下意识地,觉得她们都很瘦弱。或者是她们的命运吧。那是中国一个动荡的岁月,正如冬寒前后雪晴时候,她们的才气,她们铁打的妇德,就开成了驿桥边的梅花。想问一声呀:谁人相伴梅花瘦,谁人真心到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