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女排队员不辞而别赴美深造,郎平哽咽发声,说什么?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英法等西方国家用鸦片来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人就被冠以东亚病夫的称号,中国人也始终直不起腰来。当时的很多中国人因为吸食了太多的鸦片,而导致身体虚弱,可以说当时的鸦片对中国打击极大。但是随着国人的觉醒,有识之士的反抗,中国人也渐渐地站起来了。但是在体育竞技上,中国曾经也一度被西方国家所鄙视,东亚病夫的称号依旧压在中国人的头上,喘不过气来。然而中华民族始终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中国女排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种不服输,永不言弃的精神。

自小天赋异禀,能力超群

在上海出生于1973年的王怡,从小就对运动有着与常人不同的兴趣和超凡的能力。由于王怡对排球有着不同寻常人的能力,很快她就脱颖而出参加了很多闻名世界的排球比赛,而且还在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受到了世界的关注。而当时的王怡还很还很年轻,由此可见年纪轻轻的王怡就前途无量了,在1996年,能力超群的王怡就已经成为了奥运会上面炙手可热的排球明星。而在获得这些荣誉之前,她就遇到了中国女排的一个神奇人物,正是这个人物,才使得原本天赋奇佳的王怡更上一层楼,她就是郎平。

在1995年郎平担任中国女排的第一任教练,她的肩上担负着中国女排强大的责任,为了让世界体育看到中国女排的实力。郎平对王怡刻苦训练,希望有朝一日她能为中国女排争光。在一次又一次的艰苦训练中,郎平和王怡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虽然在训练中偶有摩擦,但是,王怡也确实在郎平的训练下越来越强。在女排队中,也开始担任起了主要角色,这让王怡在世界上也开始变得令人瞩目起来。

离开国家队,是喜是忧

虽然郎平对王怡给予了厚望,希望通过刻苦的训练,能够让王怡承担起光复中国女排的责任。但是,年轻气盛的王怡,由于之前的荣耀都是源于她在体育上的先天优势,她基本上很少进行刻苦的训练。所以,在郎平对王怡进行刻苦训练的时候,王怡有些承受不住,甚至还和教练发生了一些冲突。郎平为了锻炼王怡,便安排她在球场上打自由人的位置。但是王怡却以为郎平并不在乎她自己,能力超群却得不到重用的王怡决定退开退出国家队。

然而在1998年,国家队进攻位置的一个女排球员赖亚文因病而被迫退出国家队,这使得国家女排人才极其匮乏。郎平又亲自去找到王怡,希望她能回到国家队,不仅仅是为了中国女排,更是为了国家而争光,让世界明白,中国人的强大。但是王怡并没有立即答应郎平的请求,她对郎平说,自己想要去美国大学深造。然而如果王怡想要回到大学继续学业的话,势必会耽误国家队的训练,甚至还有可能会缺席国家队的重要比赛。但是,郎平为了留下王怡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密申请赴美签证,打算不辞而别

随着训练日一天一天的推进,王怡却始终没有来参加国家队的训练。最后郎平才知道,王怡已经私下申请了赴美签证,甚至王怡在申请赴美签证时,没有给郎平任何一点消息,打算就这样不辞而别。面对王怡的离开,郎平表示很难过。只是可惜这个人才从我国流失,我国的国家队又失去了一名大将。二是对于王怡的师生之情,还是难以割舍。最终郎平还是含泪当众宣布,王怡被国家队永久除名。

总结

离开国家队的王怡,可能会在美国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但是,如今已经47岁的王怡回想起当年的选择,她又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没有留在国家?如今的女排已经不是当初的女排了。如今中国的女排已经让世界震撼,她却与这份荣誉无关,她也终究离开了生养她的祖国。曾经的她为了荣誉,为了自己的前程而离开了国家,这其实也无可厚非,只希望她不会对此感到遗憾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