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每一句的意思

罗刹海市每一句的意思如下:

1、“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这句歌词似乎在描述一个远离罗刹国(罗刹在佛教中是恶魔的意思,这里可能用来象征一个充满恶意的地方)的地方。

2、“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河水流过苟苟营”:一丘河和苟苟营可能代表一种生活的境地,河水的流动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生活的变迁。

3、“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十里花场有浑名”:这句描述了一个显要人物,马户可能代表一种权力的象征,他的地位让他有了某种不应有的特权。

4、“她两耳傍肩三孔鼻,未曾开言先转腚,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这里描绘的人物的形象很夸张,用来讽刺那些有权有势却无知、自大的人。

5、“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这两句话直接揭示了这个人物的真实面目,他们自我膨胀,不知自己的本质。

6、“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美丰姿少倜傥华夏的子弟”:这里引入了新的人物马骥,他可能代表着理想主义者,或者是那些仍然有信念的年轻一代。

7、“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这些句子继续描绘了罗刹国的荒谬,以及那些扭曲的价值观。

8、“半扇门楣上裱真情,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绿绣鸡冠金镶蹄”:这些句子可能是对假象和虚伪的讽刺。

9、“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这句话是对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的直接指出,有时候外表的改变并不能掩盖内在的本质。

10、“岂有画堂登猪狗,哪来鞋拔作如意”:这些句子是对某些人试图通过权力和权势来获取尊严和尊重的讽刺。

罗刹海市创作背景

明代新兴市民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全新审美意识的开始,《聊斋志异》继承了冯梦龙对于市民伦理的认同观念,描绘了现实之境与理想世界、男与女、善与恶、债与偿、强与弱、神圣与亵渎,充满了对立。

虽然现实与幻境都伴随着各种残缺,但《聊斋志异》绝不是幻灭的悲歌,其中的许多篇章都充满了理想的光辉,是听众得以管窥那个不属于他们的时代的故事。《罗刹海市》歌词的原型来自《聊斋志异》的讽刺名篇《罗刹海市》。

该小说讲述一位名叫马骥的中国商人到两万六千里之外罗刹国经商,发现当地人美丑颠倒,马骥因为长相俊美而遭到排斥;他把脸涂黑后,反而赢得众人喜爱,甚至因“貌美”而被国王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