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四返回舱,成功着陆!选择返回的时间和地点有什么讲究?
神14出差三人组,于11月14日晚在东风着陆场成功返回,相信大家看了整场直播后,心情激动不已。
陈冬,刘洋,蔡旭哲他们三人创造了多个?第一次?。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天宫?的?T?字组装。首次与神舟15号航天员们在轨交接班。同时,陈冬也成为了首个在空间站驻留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他们在空间站里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在轨迎接了?问天、?梦天?实验舱、天舟货运飞船,神舟15号艘载人飞船。对于这次航天员乘组回归,网友们也科普了很多知识。
1、为什么要夜间返回?
好多人认为这是为了证明夜间返回的能力,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是因为窗口期的问题,和神舟15号飞船一样,只有在夜间时候发射才是最佳时期。因此选择了在夜间返航,而东风着陆场是最佳地点。
2、为什么主伞没有第一时间剪断?
好多网友调侃称这是一次?失误?,因为在神舟13号飞船着陆时,返回舱是直立的,记得当时还有小动物从旁边经过被记录在镜头里。其实这样的操作或许并不是人工剪伞?失误?,可能当时主持人并没有向专家询问,也就不知道其中缘由吧。当晚东风着陆场气温很低,只有零下14度。但当时并没有大风,返回舱水平停在那里非常的安全,所以地面工作人员到达后,并没有第一时间锯断伞绳,甚至几个人站在返回舱前拿出手机拍照留念。从这几天的演练中,工作人员做了充分的准备,其实水平出仓会比垂直出仓方便得多,上一次出仓用了50多分钟,动用了大量的机械。
3、什么是?污水井??
网友们听到主持人说,工作人员要在现场确认有没有?污水井??其实这个?无水肼?,它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100公斤的无水肼爆炸后,相当于一颗小型原子弹,威力相当大的。它和氧化剂***同作用,就形成了航天返回舱的液体推进剂。
4、为什么航天员出舱后,工作人员还准备了口罩。从视频直播画面上看到,第一个出舱的航天员是陈冬,当他发表完演讲后,有一位工作人员用了好大力气,拿出了一支医用蓝色口罩。当准备给航天员戴上时,却发现有头盔并不是很好戴,随后陈冬摇了摇手表示不用了。不过等到蔡旭哲出仓后,工作人员还是如愿以偿的帮他戴上了口罩。一方面也看出了工作人员做的非常细心,准备的也是非常的充分。因为是夜晚天气很冷,再加上野外的环境,戴上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返回舱的落点是否不太精准?
从直播画面来看,最终的着陆点是东经100度03分11秒,北纬41度39分13秒。有网友计算了一下,比第二次播报的着陆点的经度差144秒,每秒30.8米,差了4435米;纬度差了31秒,每秒约23米,差了720米,总误差应该为4.45公里。要知道咱们的东风着陆场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南北长190公里,东西宽190公里。对于这点误差,可以说是非常精准的。直升机救援队仅用了几分钟就到达了现场,地面的猛士和医监医保车等车辆从16公里外,也很快到达了返回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