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也许不会更好,但也不会更坏

马东说,这个世界也许不会更好,但也不会更坏了。我认为这是一句再好不过积极乐观的慰藉了。但是如果有更坏的呢?如果在剖析人性与世界的最后,你发现,人生本来就如此黑暗呢?

《熔炉》的电影结局是:申诉失败,变态校长得意地笑。男主被水枪喷射摔倒在水泊里,他怀里抱着的受害小男孩的遗照也随之掉在地上被摔碎了。他撕心裂肺地哭喊。他们,绝望了。而现实中的他,是那个走了七年诉讼未果,饱受打击,患癌症,最后选择自杀来让罪行重见天日的律师。

现实总是比电影残酷多了。

现实虽残酷,但是现实与黑暗做斗争而选择最极端的形式来让人们看见真相的那个律师。最终在现实中起了作用,代价足实残酷。电影上映不久,案件重审,罪犯判刑,韩国设立了《熔炉法》。

我很喜欢里面写的: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虽然人生还有更坏的,但是我们依然还得挣扎,斗争,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虽然不堪,但是,我们必须去做,这就像是赋予一个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一样,这就像一个永恒的真理。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善良的人还是很多的。是的,我相信好人的存在,温暖的存在。但是同时,我也不相信坏人有坏报的绝对。我相信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但是,我讨厌认命。

遇到最糟糕的现实,我们也不该认命。不该窝囊,不该沉默,不该袖手旁观。

虽然人们的主观性的语言,后来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使得舆论,成为了一把双刃剑,把每一件看似不道德的事情,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时,更多理性的人,把人们主观的舆论,附带情绪的舆论,偏激的舆论,有意地定义成为另外一种罪行。网络暴力便使然。于是,便有试图阻止人们发声的人出来。我可以把他们说成正义的信仰者。所谓正义信仰者,也许是非黑即白的判断。但是不可避免也有主观的思想存在。

那些深受网络暴力受害的人们,也许是公众人物,也许是涉及事件的人物,他们并不应该受到如此大的谴责,是舆论扩大了他们犯的错误。他们确实不该受那罪行。

前阵子,网上轰动的江歌案,刘鑫被推上舆论的风口,舆论成为两个分歧,一个是无限的谴责,一个是网络暴行的受害者,因为被曝光的家庭所有信息,让她的生活严重受到影响,痛苦不堪。而最大恶疾的凶手,却无人无津。

舆论,确实让更多的人关注江歌案,这是还原真相的必要途径。但是也演变了刘鑫与江母的道德口水战。刘鑫有错吗?有,这是人格缺陷。但是这个案件,最重要的是,案件得到合理的审判,罪犯得到应有的严惩。在舆论推动后,人们应该保留主观,静候真相与审判。

舆论,没办法解决绝大部分的事情,但是却能够让人们看见,关注,深思。

就像近日某名幼儿园案件,如果没有舆论的推动,不会有那么多人发现。而幼儿园暴力,在天朝底下是屡试不鲜。而此次案件的严重性,超乎人们的想象。如果没有舆论引导,会有如此暴行公诸于世吗?

最后,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 究竟世界上还有多少令人毛骨悚然,悲痛欲绝的事情没有被曝光。那些没有被曝光的,也许远比电影更残酷。

虽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的暴行得到了该有的关注与法律的审判。但是那些把道德挂在嘴边说的我们,现实中,并不能帮助什么。唯有期望,恶人能够得到严惩。而舆论下的人们,更加理性看待,为自己的舆论负责。

虽然世界本是如此黑暗,但是希望我们能像《熔炉》里面说的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并以此希望:人心不要那么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