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个夏日光年》很想问的问题
影片描写的视角和对象都不明确,希望能反映出三个人的内心世界,但实际上这造成了中心的模糊。两男一女的模式在很多涉及同性恋的故事中都出现过。电影《夏日一光年》中,两个男生之间的力场是一场主动和被动占有欲的对抗。在影片中,余守恒的占有欲是显而易见的。出于对孤独的恐惧,他从试图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发展到尽可能地占据周围的情绪,以至于忽略了这些情绪之间的区别。实际上,人根本不可能这么纯洁。尤其在电影中,余保守的台词显得苍白而肤浅,不足以表现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的深度。换句话说,作为一个观众,虽然我承认自己很容易被光影和音乐感动,但我更清楚自己并没有真正进入这个故事。
至于康正兴这个角色,其内心的情感结构其实要比《共保》复杂得多,但影片中并没有足够的篇幅来表现这一段九折的心路历程。对于这个问题,电影剧本的责任肯定大于演员。康正兴在电影里总是很被动,但他相当容易被说服。究其原因,当然是因为在他的脑海里,“我愿意”这一幕时不时地被排练和上演,但出于一种天然的自我保护,他很自然地对外界表现出一副“拒绝欢迎”的真诚而讨厌的面孔。再进一步,康正兴害怕面对那一点点希望之光即将熄灭的事实,可能一直在折磨自己享受这种稍纵即逝的平衡状态,虽然他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本质上他也是渴望得到的,也是一种占有欲。所不同的是,这种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变得相当复杂的占有欲,比俞守恒单纯的占有欲对个人更具不可抗拒性,其在个人身上反映出来的行为和心理自然也更难理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样的人物一般比较悲剧。但这些都是我对电影和人物的过度揣测和理解,相信喜欢这样自寻烦恼的观众不在少数。换句话说,电影本身的表现力不够——康正行这个角色的深度和维度都不够。
不过话说回来,要把这个角色的心理表现清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不想质疑年轻导演是否有过类似的心理经历,是否对这种经历有足够的了解,但就我看到的结果来看,一个少年对同性恋的内心表达并不理想。
至于家辉,是时候回家了。。。。。。。我感觉这个角色完全是为了满足电影故事结构和功能的需要,但在情感上,它几乎完全发不出任何能量。难怪最后她哭得那么委屈,就因为在一个没有厚度的剧本里憋着太难受了,呵呵呵呵呵呵。
你说得好像我很欣赏这部电影。另外,我帮了这部电影一个大忙。这违背了我的初衷。但是电影的剧情和感情伤害太明显了,我不想小题大做。比如故事的背景很人工,就没必要刻意修改记忆,因为能引起* * * *声的是记忆本身,人为修改容易倒胃口。导演对镜头的运用和剪辑也有问题。不知道他是否习惯拍MTV。受伤卧床最难的部分。三场床戏(包括郑航和家辉在台北开场却没有开始就结束的那场)的出现都很突兀,情节的前因后果也很牵强,或者说根本无法解释。
在网上看到一篇别人的影评,觉得写得不错,就放在最后为自己偷懒:看了《破报》的采访,发现陈导演只是在消耗我们的青春记忆,不禁让人感叹这样的题材选择是否纯粹是哗众取宠的手段,或许我们被挑起的悲伤和遗憾并不是他想传达的。甚至让人怀疑他有没有认真琢磨过几个主角的心情。但是,我们看完电影后的错愕,以及后来发酵的惆怅和胸闷,都是真实的。而演员的表演和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却在没有导演功力的情况下,没能在影片结束时立刻引爆,只能靠我们的心来补厚度。虽然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但是经验的缺乏似乎让导演很难打在心里和理解上。掌舵的人不知道方向,一艘满载青春情怀的船终究迷失。(来自s!28B9E55740A4CBEB!340 .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