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大二下学期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有哪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一、专业特色

根据“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按照专业大类的招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三个专业前一年半开设相同课程,***同培养,使学生扎实、系统掌握计算机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一年半后再选择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现有两个专业方向。专业的培养方针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构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相结合,研究型和工程型培养相结合的教学培养体系以使学生能掌握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基本实践技能与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培养具有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德才兼备、身心健康、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能在科研院所、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研和应用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软、硬件结合,面向系统、面向应用的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基础理论及计算机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及综合应用的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了解计算机专用芯片设计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并有应用的能力,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具有跟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发展动态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叉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六、主要课程

JAVA程序设计、TCP/IP原理与应用、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电路、概率与统计、汇编语言、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模拟电子线路、软件工程与方法学、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英]、数字逻辑电路、算法设计与分析、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人机交互技术[英]、图形学和可视化计算、XML编程技术、操作系统核心技术、面向对象建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NET编程技术、J2EE实用基础、多媒体技术、分布式系统[英]、计算机仿真、软件测试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网格计算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移动自组织网络等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VC++课程设计、计算机硬件课程设计、计算机软件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八、其他

本学科专业教师总数50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1人。

本学科专业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所涉及学科“模式识别”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软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

一、专业特色

根据“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按照专业大类的招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三个专业前一年半开设相同课程,***同培养,使学生扎实、系统掌握计算机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一年半后再选择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方向。软件工程现有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培养从事软件工程开发和研究的专门人才,能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技术管理和软件项目管理。本专业特色在于跟踪国际软件先进技术,以适应软件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注重培养实用技能,以适应社会对软件工程开发人员的需要。本专业培养方针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构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相结合、研究型和应用型培养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培养具有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德才兼备、身心健康、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能在科研院所、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科研、教学和应用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相结合,注重软件理论和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的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及综合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接受从事软件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训练,了解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具备应用能力,具备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分析、设计、测试和维护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备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和维护能力;

4.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能跟踪软件相关领域的国际发展动态,能迅速适应新型软件开发模式;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7. 了解计算机软件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等知识。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叉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六、主要课程

J2EE实用基础、JAVA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概率与统计、汇编语言、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面向对象建模技术、软件过程管理、软件设计模式、软件项目管理、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英]、数字逻辑电路、算法设计与分析、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分布式系统[英]、软件测试技术、软件体系结构、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计算机仿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数字图像处理、图形学和可视化计算、.NET编程技术、TCP/IP原理与应用、XML编程技术、操作系统核心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人机交互技术[英]、网格计算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等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C++课程设计、软件课程设计、硬件课程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八、其它

本专业学生约30%进一步深造就读硕士研究生。部分学生就读国外院校,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大部分就读于国内知名院校。

本专业学生约70%选择就业。主要是国内知名企业,如华为、中兴,以信息产业类企业居多,也可就业于事业单位,如国防、教育、政府等单位。本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良好。

本学科专业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所涉及学科“计算机应用”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网络工程

Network Engineering

一、专业特色

根据“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按照专业大类的招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三个专业前一年半开设相同课程,***同培养,使学生扎实、系统掌握计算机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一年半后再选择不同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特色主要在于以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突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数字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管理技术,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适应网络通信和计算机两方面专业领域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网络工程的专业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的高级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通信以及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设计原理,掌握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接受网络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计算机网络设备、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程应用和管理维护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

4.具有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能力;

5.了解计算机及网络通信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6.了解信息产业、计算机网络建设及安全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交叉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六、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学、数字逻辑电路、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现代交换原理、TCP/IP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组网原理、网络编程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操作系统、Internet技术及应用、软件工程与方法学、数字信号处理、网格计算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生产实习、网络综合实验、软件课程设计、硬件课程设计、VISUAL C++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八、其他

本学科专业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所涉及学科“计算机应用”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

一、专业特色

1. 创新培养模式,拓展国际视野

通过与国际知名高校(如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办学,搭建优秀国际教育资源平台,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国际化教育特区”,开创国际化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为本专业的本科生提供赴海外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立足学科特色,打造名牌专业

依托已有的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点实验室,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充分发挥优秀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优异的就业层次和升学率来吸引优质生源。从入学开始,计算机学院就计划给每个学生配备导师,全程指导学生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学业。

3. 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紧紧抓住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一方面,激发教师灵感,鼓励教师采用研讨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健全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在充分考虑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专业特点、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国际一流的专业课程。

4. 强化能力训练,健全实践体系

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校内,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强化科研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尽早参与导师团队的科研项目。在校外,学院与企业、其它院所等通过科研合作、教学合作等构建“产学研”合作网络,为学生提供国内外著名公司实习的机会。

二、培养目标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之下的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信息科学、智能科学、脑与认知科学、现代科学方法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系统优化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在工业企业、信息产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防等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智能化产品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也并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工程师。如果就业,就业目标是国际知名企业;如果进一步深造,确保一半以上的学生能够攻读研究生学位,从而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发展。

三、培养要求

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以及认知等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具备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方面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够自我更新知识和不断创新,适应智能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个人方面,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由于招收的学生人数不多,40~60人左右,因此,对这批学生打算进行精品化培养。新生一入学,就给每个学生配备一个专业导师,指导其在今后四年中的学习和科研工作。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交叉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六、主要课程

VISUAL 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英)、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模式识别基础、认知科学基础、机器学习基础、数字逻辑电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原理、数字图像处理、离散数学、智能科学技术导论

核心课程:认知科学基础、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基础、虚拟现实、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基础 、计算机视觉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课程设计、电子实习、智能信息处理系统设计、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八、其他

本学科申报的专业教师总数40余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学院可提供该专业的教学图书种类齐全,教学实验设备精良。

本专业所涉及的相关学科中“模式识别”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