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强机型 东芝46SV650液晶电视评测
IT168家电在思考如何评价东芝最新旗舰SV650的时候,显然侧重于任何一个单一技术都不合适,因为SV650所应用的技术之前我们都已经接触过,比如动态分区控制的LED背光,倍频和插黑兼备的动态优化技术等等,但这些顶级技术在SV650上所达到的效果却比以往更为出色,无论是测试成绩还是主观感受,同样令人有些惊诧的是东芝史无前例的开放了每一个专业功能的微调选项,所以多花些笔墨在这些功能介绍上,才会让读者明白一台强大的液晶电视所应具备的潜质。
本次测试的是46英寸的46SV650,作为东芝的旗舰机型,首先LED背光和数字一体接受功能自不可少,图像引擎为Meta Brain Premium,后面这个Premium可不是白加的,"AutoView?、?ClearScan 200Hz?、?LED Local Dimming?,就是基于它而实现,当然其内在的强大还要待到后面慢慢分析,从配置上说,SV650有了全新的外观设计,4组HDMI输入,SD和USB插槽,以太网口可以实现DLNA,虽说顶级机型大多如此配置,但细节支持还是只能以强大来评价,你可以先看看总结,再仔细看后面分解。
测试总结或者说年度最强机的理由:
1 极高的对比度带来纯净的黑色,单纯数值上的高似乎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2 广色域与分区LED背光控制(LED Local Dimming)等,这是今年最强机性必备配置
3 ClearScan 200Hz带来的动态清晰度大幅提升,900线是本年度液晶最好成绩,也是最难提升的一个。
4 直观化+专业化的图像调节能力,你似乎可以自己动手完成一台电视图像风格的设计工作,而这些正是日系电视强于其他厂商产品的秘密所在,不仅需要技术和知识还需要鉴赏能力。
5 HDMI INSTAPORT,将两个HDMI接口之间切换时间缩短到1.8秒,有大量外围设备的用户会知道这些进步有多么重要
缺点:不够轻薄、音效不够震撼、外壳容易吸尘、多媒体播放形同虚设,不过这些都对年度最强机型的评价不会产生影响 。
SV650的外观应用了东芝创新设计:?海韵边框?,称之为?悬浮于海面下的深度空间,感受绚丽多彩的珊瑚在水晶般清澈的海水中慢慢隐去的魅力?,边框表面材质为透明,由密到疏的圆点让整个边框看起来有弧面立体感,我想这就是新设计的点睛之笔,不过这种光滑的表面虽然符合市场潮流,吸尘器的特性还是不得不考虑,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
46SV650
面板整体感很强,除了中置的品牌logo之外,仅剩右下角底座两头尖尖,像个橄榄球,表面依旧采用光滑的材质,与机身相互辉映。与以往东芝的底座一样,都带有固定线缆的设计,加上背部多个捆扎线缆的装置,可以为拥有很多设备的用户解决烦恼。
SV650的机身厚度不算轻薄,甚至比以往的CCFL机型还要厚些,不过收缩的背部边缘设计,减轻了这种视觉感受,其实个人一直以为,对于液晶电视而言,厚度和画质往往成正比。
主音视频接口、侧置输入和机身操控按键全都设计在机身右侧,给予操作者最大的便利,接口类型齐全,数量也足够使用,耳机、以太网、USB、SD卡槽也大大拓展了SV650的使用空间。随机遥控器仍是东芝高端系列所采用的型号,磨砂手感一直受到笔者的青睐。
开头说过SV650强大的系统优化能力,接下来我们逐一分解描述各个功能,首先来看画质部分的选单,基础选项不用多说,SV650自带了多种预设模式,包含动态、影片和影戏模式,如果不想费神调节,直接选择合适的预设模式就很好。
高级图像设定里面内容丰富,而控制视图则是图像处理优化的最直观表现,也就是呈现输入信号的灰阶与输出亮度之间的关系,有了它的帮助,你也可以成为高手。
高级图像设定里,有些我们比较熟悉,比如色温控制选项的6色调节,不过在色温控制里面具有10档调节,我仔细测试了每一档的色温值,从5700K到10500K每隔500K色温一档调节,不管你追求D65的准确还原,还是高色温的明亮感,这里面都能够找到你喜欢的色温。
自动亮度感应就是Autoview,根据环境亮度控制背光亮度,来保护眼睛和确保最佳画质,大家对此并不陌生,不过SV650的强大之处,便是可以手动设定背光变化的范围,也就是环境亮度与现实亮度的非线性关系,根据个人喜好,在白天和晚上得到想要的亮度。
高级图像设定中的黑白水平专门控制接近全白和接近全黑的图像点评的输出,提升之后可以增强图像反差,黑色更黑,白色更明亮,当然细节也会变得有些不明显 ,而静态伽马则与Photoshop等工具修改图像的亮度曲线一样,控制画面的明亮度,而这些改动,都以通过控制视图看到理论曲线的变化形式,直观的意思就在于此。
超解像功能是东芝自主开发的标清上变换技术,普通的上变换技术只是简单的插值,容易产生锯齿等恶化现象,而超解像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先进的优化算法得到尽可能好的图像表现,就好比在PC上的TMT蓝光播放软件可以通过simHD插件增强DVD画质一样,但它需要CUDA的硬件加速,可见东芝的超解像对于电视机而言,运算能力已属于很高层次,对于超解像的效果,早先的测试文章已有对比,它并不能把标清变成高清,但对于现今仍大量存在的标清视频源,起到的作用可以媲美索尼的DRC。专家模式是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它似乎是通过关闭三基色中的部分颜色,来体现色彩饱和度与色调调节所起到的作用。
接着来说一下影像稳定与ClearScan200,前者就是我们常说的100/120Hz倍频,它的效果和作用就是运算生成新的一帧图像夹在原始图像中,使得人眼看到更连贯更流畅的动态图像,弊端笔者也专门著文提到,那就是快进感和图像破损,东芝并没有激进到4倍频,也是因为这一点,而是加入了另一种动态增强模式,插黑扫描,这一技术早在CCFL灯光时期就是用过,不过由于灯管开关速度太慢,导致闪烁和亮度下降,效果也不明显。LED的高速开关效应,使得这一技术重新焕发活力,我们可以从高速摄影(1/800秒快门)的照片上,看到这种从上倒下的黑色条纹,这正是背光插黑在起作用 。
这两项技术都不新鲜,但,SV650在开启之后,实测6.5ppf动态清晰度测试图,读数可以达到900-950线,这真是个惊人的成绩,以往液晶动态优化技术顶多也就能达到750线左右的视觉读数。
照片已不能反映眼睛的感受,仅供参考
LED分区控制是将动态背光控制延伸到分块进行,同屏图像有明有暗,传统的背光统一变化无法对同屏画面明暗进行提升,而分区LED背光控制则可以做到,彻底提升液晶的对比度,只需打开LED亮度控制,系统就会根据图像亮度分布自动控制,我们用老办法-鼠标勾引独立的背光增亮,其他部分则变暗,加上长时间曝光,拍下起作用的画面。
音质并非东芝液晶电视的强项,SV650较厚的机身带给低音扬声器增加了一些施展的空间,低频量感比以往有所提升,音效调整菜单中则具备了杜比智能音量功能,避免电视节目声音大小不统一带来的困扰,音效增强功能也比较丰富。
设定选单中包含AV连接设定以及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的频道管理选项,AV连接部分允许用户手动修改HDMI音频输入的模式,连接PC也可以使用模拟输入,光纤输出可选PCM或者源码,方便接入家庭影院系统。SV650上的HDMI输入具备了HDMI INSTAPORT设计,它可以让电视在不同HDMI输入之间切换时间缩短到1.8秒,而通常的机型则需要5 6秒,黑屏时间大为减少。
媒体播放器是系统菜单里,可以播放SD和USB接口的存储器,不过貌似支持的文件格式并不太丰富,这也是外资品牌的通病,就不多介绍了。其他一些便利功能也充分体现了东芝所提倡的人性化,好好利用可大大增加电视机的使用效率。
具备超解像和优秀的降噪电路以及隔行信号优化能力,SV650在收看电视节目所体现的就是清晰与自然的画面,没有锯齿和数字化噪点的困扰,这在以往东芝系列中高端电视的评测中已有体现,丰富的比例调节模式可以给用户充分的调节屏幕利用率,数字电视接收的效果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也不过多介绍。
初始设定
屏显信息
接下来对东芝46SV650进行显示性能测试,测试过程中通过HDMI输入1080P信号,在全黑暗室内使用BM-7测试各项成绩,仪器和电视均经过预热,同时考察功耗。
测试结果
优化设置
全白亮度
413 cd/㎡
最大对比度(动态)
27000:1
对比度(静态)
3900:1
动态清晰度
6.5ppf
900线
色彩饱和度
相当于NTSC色域
87%
功耗
待机功耗
0.3W
背光100
231W/413 cd/㎡
背光50
157W/240 cd/㎡
背光0
83W/66 cd/㎡
这张测试成绩表各个项目表现都非常出色,46SV650采用的应该是SPVA面板,较少应用在电视上的ANSI对比度测试成绩也达到1250:1,接近4000:1的静态对比度高的惊人,在分区控制LED背光的帮助下,数万的动态对比度也更加有说服力,很显然,在对比度上液晶与等离子之间的固有差距,正在被SV650所弱化,同样等离子相对于液晶的一大优势就是动态清晰度,前所分析过的双重动态优化技术,已经让SV650达到了液晶电视前所未有出色表现,同样的SV650所采用的LED有可能是三基色RGB LED,因为色域成绩上达到87%(NTSC),这已经达到了广色域范畴, 但相对那些宣称使用三基色LED背光的机型,这个成绩并不算高,所以笔者只用了一个可能,如果是白光LED,那也算是难能可贵了,当前的节目源在色域太宽的显示设备上可能会令人感到不适应。
全黑显示下我们可以看到面板有轻微的边角漏光,这似乎也是SPVA面板的一个特征,不过由于数值很低,如果不是长时间曝光,很难被察觉到,尤其是在打开LED背光控制之后。色阶还原表现不错,暗部灰阶可以完整还原,而GT赛车的画面对灰阶的考验也顺利通过,没有分层现象。东芝的中高端液晶电视对连接电脑的适应能力很强,在VGA连接下也有专门的比例调节模式,哪怕你的笔记本没法输出16:9视频,也可以拉伸到满屏,点对点就更不在话下。
下面是播放蓝光电影和数码照片的实际画面,经过前面的对画质处理能力的介绍,可以肯定的说,SV650可以给你或者标准,或者鲜艳,或者柔和以及任何你想要的风格,所以下列在标准模式下的图像屏摄,也只能略微反应SV650一个侧面,仅供参考:
测试总结或者说年度最强机的理由:
1 极高的对比度带来纯净的黑色,单纯数值上的高似乎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2 广色域与分区LED背光控制(LED Local Dimming)等,这是今年最强机性必备配置
3 ClearScan 200Hz带来的动态清晰度大幅提升,900线是本年度液晶最好成绩,也是最难提升的一个。
4 直观化+专业化的图像调节能力,你似乎可以自己动手完成一台电视图像风格的设计工作,而这些正是日系电视强于其他厂商产品的秘密所在,不仅需要技术和知识还需要鉴赏能力。
5 HDMI INSTAPORT,将两个HDMI接口之间切换时间缩短到1.8秒,有大量外围设备的用户会知道这些进步有多么重要
缺点:不够轻薄、音效不够震撼、外壳容易吸尘、多媒体播放形同虚设,不过这些都对年度最强机型不会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