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告白的详细故事是怎样的?

在《自白书》中,所有的杀人动机都不是仇恨,而是欲望。

真正杀害森口女儿的不是少年A而是少年B。少年A最初的想法只是做一个可以直接杀死森口女儿的电击装置,以此来博取他人的关注。

但是少年A做的电击枪并没有杀死森口的女儿,所以他很生气,取笑少年B,而少年B把森口的女儿扔进了游泳池,直接导致了小女孩的死亡——但是他没有销毁证据来掩人耳目,但是他觉得少年A杀不了森口的女儿,但是他可以。

森口老师在最后一节课平静地讲述了这个故事后,就开始准备复仇了。

她复仇的第一步是欺骗两个孩子,说她把艾滋病人的血和牛奶混在一起,让少年A和少年B喝了。

然后森口老师走了,告别了这个班级。

这个班的新老师叫维克多,恰好是樱宫正义的追随者森口的丈夫。他信奉樱宫正义“用爱影响孩子”的观点。

森口以此引导维克多每周去探望少年B,当时少年B已经被艾滋病和负罪感折磨得失去了理智。在威特老师的不断探访下,少年B变得越来越疯狂,甚至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但是少年A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得艾滋病,甚至连自己都不在乎。只要得到妈妈的关注,不管是不是感染艾滋病,自杀,甚至杀人,都无所谓。

对生活漠不关心的少年A决定在毕业典礼上制造一个大新闻——他在毕业典礼的讲台下安装了一枚炸弹,以便引起母亲的注意,哪怕只有一次。

没想到,在毕业典礼上,炸弹没有如期爆炸。原来是森口老师拿了炸弹。森口知道少年A的性格,知道死不是这个学生最大的报复。森口甚至告诉少年A,炸弹已经被转移到少年A母亲的办公室——也就是刚才,少年A按下了遥控炸弹爆炸的按钮。

少年a跪下,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森口此刻也笑着流着泪说:开玩笑的。

告白不仅是关于主角的复仇,也是关于庇护少年犯罪的少年法。日本著名侦探小说家东野圭吾在他的小说《流浪之刃》中也对少年法进行了批判。与《流浪之刃》相比,《告白》中对这一规律的思考更为黑暗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