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艾特熊和塞纳老鼠》
然而,《动物庄园》不是给孩子们看的。他们看不懂里面的政治讽刺和隐喻,也看不懂马克思主义经常讲的阶级斗争。然而,在法国印象派绘画的外衣下,这部动画以一种非常童趣的方式描绘了两个不可调和的阶级——地上的熊社会和地下的鼠社会——之间的长期隔阂。最后用法国特有的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来表达熊和老鼠之间的友谊和爱情,像法国国旗一样表达平等、自由和博爱。整部电影的观影体验温暖而治愈。
艾特熊和塞纳老鼠的故事很简单,但它有一个完美而复杂的内核。在熊的世界里,有一个教条是“老鼠过街人人哭”。但是,从小到大,大人们都给孩子讲老鼠拿走牙齿的故事。在老鼠的世界里,有一种“熊被认为是最邪恶的生物”的教条。从幼儿园奶奶开始,她就讲了大熊吃小老鼠的故事。而奶奶完全是作为一个老鼠政府的官方学者和教育工具出现的(就像朝鲜老师从小就教育孩子美国人是帝国主义的敌人(笑!)),但是,老鼠社会需要熊牙的支持。好像人生最重要的权利就是话语权。没有好的牙齿,对老鼠很不好。因此,这两个阶层相互矛盾,但利益相互关联,并有融合的趋势。其实就高中历史课本的那套思路来说,下面这个故事是必然的。
然后是人物。艾特熊是个音乐家,他穷得吃不上饭。他穷是因为他懒,也是因为熊社会不完善。这个社会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艾特熊在这个社会中是孤独的,被忽视的,他需要寻找精神慰藉来获得幸福。塞纳老鼠是一名画家,每天都陶醉在画熊的生活中。她也很穷,因为她不喜欢收集牙齿的工作。这个社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老鼠没有选择的自由,她无法选择自己想要追求的生活,所以她也需要寻找精神慰藉。所以这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完全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这本身就是一个革命的触发事件,不具备以国家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属性。这种表达方式很以人为本。
《艾特熊与塞纳老鼠》接下来的剧情颇具戏剧性。熊饿了,在找食物,他在垃圾桶里找到了一只只能当食物的又大又白的胖老鼠。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接下来,一场契约互助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违法犯罪,引发了两个社会的一夜沦陷。他们变成了像雌雄大盗一样的小偷和强盗。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慢慢从契约利益的情感,变成了患难与共的爱情。他们互相安慰,互相认同。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因为他们会感受到社会教条的限制带来的恐惧。
最后两个人都被抓了,但是熊被老鼠抓了,老鼠被熊抓了。而鼠社的法庭位于熊社法庭的地下,通过对比的方式揭露了两个社会的虚伪。艾特熊问老鼠们:“我吓到你们了吗?”“老鼠们纷纷摇头,皇后文人奶奶大喊,老鼠们像唱诗班一样尖叫。与此同时,塞纳老鼠问熊妈妈:“我让你害怕了吗?“熊妈妈的反应和之前的老鼠一样。起初,她支支吾吾,但当她丈夫弓起身子时,她开始尖叫。这就引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命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对事物的解读和判断。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对公共道德的认知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但是,作为社会的一员,为了证明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思想往往被社会教条毒害,变得虚伪。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不是完全自由的个体。
突然老鼠社会的法庭火了,也导致了熊社会的法庭火了。人们都逃离了法庭。只有被大火吞噬,被法律和权威妖魔化的法官和两个可怜的被告留在法庭上,我们才会发现,两个社会真正可怕的不是老鼠和熊,而是权威下的不平等和自由。塞纳老鼠拆除了法官背后代表正义的天平的幕布,拯救了法官。而艾特熊却依然戴着限制自由的手铐,将法官从火海中救出。不平等不自由的大旗似乎被光荣地扯下来了。
但是《艾特熊和塞纳老鼠》的结局很简单,很微妙。最后的结局并没有突出历史进程中的一次大的飞跃。它回到了情感本身。艾特和塞纳在纯色背景下紧紧拥抱在一起。我们不知道其他动物是怎么想的,只知道它们很开心。
纵观影片,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概念,叫做社会生活论:社会生活论的前提是人人平等,人人生而平等。不管信仰、阶级、性别、职业、年龄等一切生物和社会差异,只要你尊重他人的公民权利,你也拥有同样的公民权利。人有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利益,阶级有不同的利益。当然也有冲突和竞争,但冲突和竞争不是为了消灭对方,而是为了生。
这个理论和这部电影传达的思想有多接近。这部电影虽然只是两个小人物的诞生,但是结局却很开放。我们也可以想象两个社会诞生成一个大社会,一个更公正的法律可以站在大社会之上捍卫大社会的公平和自由。别忘了,这是一部动画,虽然内核复杂,见解深刻。但我们最好还是用孩子的眼光去看这部伟大的手绘动画,为了那份纯真,那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