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市场销售!
什么叫市场销售!
西方市场营销学者从不同角度及发展的观点对市场营销(Marketing)下了不同的定义。有些学者从巨集观角度对市场营销下定义。例如,麦卡锡(把市场营销定义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或人类需要,实现社会目标。又如,Philop Kotler指出,“市场营销是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市场营销意味着和市场打交道,为了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去实现潜在的交换”。 还有些定义是从微观角度来表述的。例如,美国市场营销协会于1960年对市场营销下的定义是:市场营销是“引导产品或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企业营销活动”。
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
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理解,指企业的具体活动或行为,这时称之为市场营销或市场经营;另一种是名词理解,指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或行为的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营销学或市场学等。
市场销售先调查一下这三家同类产品的价格,然后再根据自身产品的品质及定位制定相应的价格,突出卖点,刚开业可适当的做点促销活动,吸引客户,说到这,个人觉得价格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吸引客户,以及形成稳定的客户资源。祝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市场销售是什么
市场销售是个直面竞争深具挑战性和诱惑力的职业,它不仅磨练意志,锤炼品质,更主要的是能从中学到经商之道为人之本,这为后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市场是营销的战场,营销人是英雄的化身。有开荒牛般的耕耘,就会有千里马般的本领,最后成龙成凤。在市场搏击中,方可焕发出人生中所有的 *** ,跃马驰骋,以求***同进步。营销人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找准定位从以下五方面开始。
一、成功源自清晰目标
每一个营销人员刚进入企业,通常的都要接受一些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产品、营销技巧、工作心态等方面,至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几乎从不涉及。本文旨在帮助营销人员认清自己人生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营销人员往往有这样的倾向:哪个企业底薪高去哪里,哪个企业提供的职务高就去哪里,哪个企业的工作轻松就去哪里,哪个企业的提成高就去哪里……由于跳槽频繁,他们最后往往无所作为。其根本原因是职业目标不清晰、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我们每个营销人员都是处在市场经济社会当中,市场经济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人力资本的主宰,为什么我们要被动地让外界环境来影响、决定我们的职业生涯轨迹呢?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的社会,我们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呢?市场经济社会又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如何才能够保持领先的位置呢?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很难有终生职业的社会,如何才能让我们拥有终生职业呢?
如果营销人员希望能够抓住时代的机遇,获得终生职业,做自己人力资本的主宰,就必须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分析自己的现状,给自己设立一个有挑战性的职业目标,了解自己的潜能,找到不足,弥补差距,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在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必须要深刻理解几个基本概念:职业、职业生涯及职业生涯阶段、内职业生涯及外职业生涯。
1、职业
职业就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这其中包含了五种关系:
A.个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强调职业首先必须是一种社会分工;
B.职业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每种职业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C.知识技能与财富的关系,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技能才能创造相应的财富;
D.创造财富与报酬的关系,相对于创造的财富必须获得合理的报酬;
E.获得报酬与需求的关系,从事某职业的人通过获得的报酬来满足个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只有符合这五种关系,才称得上是职业,缺一不可。
根据职业的定义,我们便能清楚地看出社会上普遍流传的一个观念是错误的——营销工作不需要什么经验和技能,谁都可以做。实际上,营销员是一种职业,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业绩不好的营销人员都应认真思考:我是否具有做好营销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不具备,我怎样才能弥补这种能力差距?
2、职业生涯及其阶段
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从事职业的经历。我们把职业生涯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职业生涯早期,职业生涯中前期,职业生涯中后期和职业生涯后期。每个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在每个时期的任务也不一样。
从20多岁到30岁这个阶段,属于职业生涯早期,又称为职业生涯第一青春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了解、锻炼;30岁到40岁这个阶段属于职业生涯中前期,即职业生涯成长期,主要任务是争取职务轮换,增长才干的机会,寻找最佳贡献区,也就是争取找到我们的职业锚;40岁到55岁是职业生涯的中后期,称作成熟期,又称为职业生涯的第二青春期,主要任务是创新发展,贡献辉煌;55岁到70岁是职业生涯的后期,主要任务是领导、决策或总结教训,教授经验。
了解职业生涯阶段,使我们能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现状分析,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为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提供资讯与参考。
3、内、外职业生涯
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单位、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资待遇、荣誉称号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外职业生涯因素通常由他人给予和认可,也容易为他人所剥夺。比如,一个业务代表在应聘一家企业时,这个企业所提供的薪水不是他能决定的,即使他在进入企业之初的薪水很高,如果他不能给企业带来业绩,企业就可以随时降低他的薪水或辞退。
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因素主要是靠自己的不断探索而获得,不随外职业生涯的获得而自动具备,也不会由于外职业生涯的失去而自动丧失。例如小蔡被任命为营销经理,她获得的只是外职业生涯的一个职务,至于她是不是有能力做好这个经理,该职业应该具备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等是不是已经具备,并不是她在被任命的那一天就自动具备了,这需要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思考,才能逐渐获得。而一旦获得以后,即使由于某种原因,小蔡不再担任该职务了,她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和心理素质依然为她自己拥有。
只有内、外职业生涯同时发展,职业生涯之旅才能一帆风顺。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营销人员必须用内职业生涯的发展,带动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另一方面,外职业生涯发展顺利,还可以促进内职业生涯的发展。如果营销人员的眼光只盯着外职业生涯的各种因素:底薪是多少、职务有多高、提成比例如何、交通费是多少等,往往会使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发生偏差,不能达成预期目标。
在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体系中,我们提倡这样的观念:在职业生涯早期,对自己锻炼最大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在职业生涯中期,收入最多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在职业生涯后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最大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
二、营销人员应避免的心态
1、从业态度不端正,过分追求短期利益,谁给的钱多就为谁“打工”,一年吃掉几年的饭,不知爱惜自己名声、前途与个人品牌。甚至还有极少数营销人员为了钱可以置道德与法律于不顾,发生诸如携款潜逃之类的恶性事件。
2、对自我“估价”过高,不知井外有天、山外有山,总是觉得自己“屈才”。
3、没能认真衡量眼前利益与个人长远发展的关系,轻率离开有难得的培训锻炼机会的企业或稳定、熟悉的职位去谋求暂时的高薪、高职位。
4、对自己定位不准,总想另立山头做老板。由于营销人员总是在与“钱”与“老板”打交道,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这一原因在营销人员离职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一个合格的营销人员和一个称职的贸易公司老板是两种不同型别的人才,而很多营销人员就是不明白这一点,非要碰得头破血流才死心。
三、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对营销人员来说,职业规划就是个人发展的一盏指路之灯,让我们清楚自己未来的路与方向。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一个人越清楚了解自身的资源与优势,明白如何根据个人核心优势去制定未来发展道路,他必然更容易实现成功的梦想。
职业规划最大好处就在于,帮助我们将个人梦想、价值观、人生目标与我们的行动策略协调一致,去除其他不相关的旁枝末节,整合个人最大的优势与资源,从而向着终极目标快速前时,而这正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考虑到工作的性质,营销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营销人员在职业规划时,必须考虑到行业的特性与个人的优缺点,这样才能制定合理、有指导意义的职业规划。营销人员职业规划的三点原则如下:
1、 职业发展目标要契合自己的性格、特长与兴趣
职业生涯能够成功发展的核心,就在于所从事的工作要求正是自己所擅长的。如果一个人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没有敏感的市场意识,那么他就很难成为一名成功的营销人员。了解自身优缺点是制定职业规划的前提。
从事一项自己擅长的工作,我们会工作得游刃有余;从事一项自己所喜欢的工作,我们会工作很愉快。如果所从事的工作,既是自己所擅长又是喜欢,那么我们必能够快速从中脱颖而出。而这正是成功的职业规划核心所在。
2、 职业规划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并具有可执行性
有些营销人员很有雄心壮志,一心想要在营销领域一鸣惊人。但是营销工作虽然具有一定飞跃性,但是更多却多时候却是一种积累的过程——资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所以职业规划不能太过好高骛远,而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一步一个脚印,层层晋升,最终方才能就梦想。
3、 职业规划发展目标必须有可持续发展性
职业发展规划不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而是一种可以贯穿自己整个职业发展生涯的远景展望,所以职业发展规划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如果职业发展目标太过短浅,这不仅会限制个人奋斗的热情,而且不利于自己长远发展。
四、建立成功营销个人品牌
优秀的企业有良好的品牌,好的产品也有一流的品牌,个人职业的发展,也需要塑造品牌吗?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个人品牌是一种差异化,让你可以从芸芸众生中迅速脱颖而出;个人品牌也代表着个人能力、信誉、才干,可以为个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塑造个人品牌最重要之处就在于个人的战略定位: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达成目标。一个人要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首先就必须了解自己最有优势的资源,而这种资源就是建立成功个人品牌的核心基础。
对于营销人员而言,能够准确定位自我,并深入了解自己的优势、持续发挥优势,往往更容易走向成功——一个人只有持续专注于自己优势资源,最终才能确立自己鲜明的个人品牌,而个人品牌的建立则代表了一种坚定的承诺与能力的保证,所以成功就会随之而来。营销人员要确立自己的个人品牌,以下三条原则必须遵循:
体现个人的独特性:个人品牌必须代表某种东西,它们与众不同和具有自己的观点。 从上面我们所分析的张鹏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个人品牌的建立与企业品牌建立其实是异曲同工之妙:独特性成就差异化,而差异化的价值可以让品牌的迅速从芸芸众生脱颖而出。所以,营销人员要成功建立个人品牌,首先就是要找出自己与其他人差异之处,然后通过多种方式去体现自己的独特性。
体现出自己才能的价值与重要性。个人品牌代表的东西能够与他人认为重要的东西联络起来,所以,个人品牌是否能够获得别人认可,最重要一点就是个人品牌的建立者能够表现出其才能对大众的价值与重要性。营销人员不仅要对企业负责,更要对客户负责。一个营销人员只有以自己的承诺与信誉为基础,切实地通过自己的工作为企业、客户带来双赢结果,真正体现出自己的工作重要性,才能够建立起个人鲜明的品牌形象。
可以说,成功的个人品牌代表一种信誉、一种鲜明的个人印记。在激烈竞争、人才辈出的营销行业中,打造鲜明的个人品牌,是每一名营销人员真正成功之处。因为环境会变化、时间会流逝,而个人品牌的光芒却永远锃亮如新。
五、正确面对营销职业优劣势
1、优势
积累充足的社会经验,经商经验,为以后自己创业做老板打基础。还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比如交际、耐心、外交口才、面对挫折如何解决及各个行业相关的知识。越综合越好,因为你所面对的是客户群。
2、劣势
暂时的工作不能让朋友和自己从心底接受,有时候选的行业不是很恰当的时候,虽然一定程度上也学了东西,锻炼了自己,毕竟,人工作的基础、直接的目的是赚钱来证明自己,要是赚的钱没有其他的同行多的话会伤害到自己的自信心,做销售很费脑子,天天超重的思考题让人一天到晚喘不过气,不过,想的多,时间长了,你考虑问题的时候,思路就打开了,而且,想的全面,最后,做成单子的机率也就加大了。
优势劣势在一定程度上是能相互转化的,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把不利转为有利,就距离成功不远了。
作为一个营销人,我不悔!
市场销售销售价额什么意思1:销售价就是商品的最终成交价。
2:商品价格分挂牌价和销售价。
3:例如:到电器城买电器,一个电视挂牌价是5000元,但通过电器城搞活动和顾客的讲价,会最终5000以下的价格购买,这个最终成交的价格就是销售价。
市场销售是什么工作恩就是,销售你所经销的商品,就是去卖东西,不过叫的专业些。谢谢!
什么叫市场预期销售市场预期销售:一般是PM做的工作,预测市场需求,了解市场客户群,对应的产品市场需求量,也就是你的目标客户群(不是现有客户)的产能,买你的不买你的都算是市场预测。
市场销售量规模 市场销售额规模怎么翻译市场销售量规模
the structure of market sales volume
市场销售额规模
the structure of market sales amount
市场推销与市场销售一样吗?不一样,市场推销是单项的,是你上门等行式时行销售,市场销售是综合各种方式进行销售的,如网上、电话等等,是双项的。
麻烦采纳,谢谢!
什么是市场销售的认识?一、消费性质的演化与异化 关于消费性质的演化与异化这一问题,是与消费对于人自身以及社会来讲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以及作为手段的合理性这一争论相联络的。 消费性质的演化与异化问题的产生要追溯到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上。生产与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络。在生产力较低、产品结构与产品品种比较单一、社会采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情况下,消费对生产以及社会的影响很小,因此消费的性质主要体现在满足消费者自身的需要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结构与产品品种的复杂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消费对于生产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常常被作为企业实现利润目标、 *** 调节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消费的性质逐渐发生变化,手段的成份在其性质中的色彩越来越浓厚,消费也成为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体。在社会科学领域,消费成为了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内容,历史上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理论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说到底都是主张通过增加需求与消费来达到生产扩大、经济增长的目的。 消费性质的这种演化为生产力的发展所支配,是一种正常的无可厚非的经济现象,它也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但是在资本产生以后,这种演化过程出现了异化的特征。消费的异化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它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消费开始对生产产生重要引导作用的情况下,生产者在其趋利动机的支配下,创造出与消费者实际需求相背离的产品与服务,通过一定措施诱使消费者购买和消费这种产品与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盈利的目标。由于这种需求与消费纯粹是为企业产生利润而服务,与人类满足需要的基本目的相背离,对消费者个人来讲往往是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消费的异化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在资本主义经济阶段,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消费者要求的使用价值,而是利润。这就导致企业的目的与消费者的需求产生了矛盾。一方面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但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又必须获得消费的支援,从这种意义上讲,消费完全成为了一种产生利润的手段。为了调和这种矛盾,一种连线生产与消费的企业职能——市场营销产生了。从其产生之日起,市场营销便是为企业盈利服务,它是通过鉴别购买群体,研究其消费特点,借助一定工具来 *** 其购买欲望等一系列过程来促使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从而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在资本的主宰与市场营销的直接作用下,消费的性质产生了异化,人们消费某种商品的目的与其自身正常的合理的需要产生了偏离。受此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等内容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 二、市场营销在消费异化过程中的影响 首先,在消费思想方面,营销促进了消费主义的大众化。消费主义是资本对消费思想异化的产物,它主要是指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同时也在向不发达国家蔓延的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在最表面的意义上,消费主义表现为现实生活层面上的大众高消费,它常常是由企业及其附属的大众传媒通过广告或其它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推销给大众。这种文化态度或价值观念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并将其作为最普遍的文化倾向和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甚至是公民对经济繁荣的贡献和对国家或社会的道德责任,从而使高消费成为自然的和普遍的。 在消费主义思想中,消费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向他人表明消费者的经济力量、权力地位,从而使消费者博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手段。在消费主义产生的早期,追求这种“炫耀性”消费的群体基本上限于资产阶级,但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消费主义开始演变为大众消费。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演变,基于三个因素:第一是技术革命导致高档产品的廉价出售,为普通消费者消费高档产品奠定了基础。第二是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大大 *** 了消费欲望。第三是分期付款购物方式的推广导致超前消费。实际上,第三个因素是银行系统吸收营销思想的产物。因此,营销的产生对消费主义的扩散发挥了主要作用。作为企业控制和引导消费的强有力的工具,营销首先大规模制造出某种消费需求,然后主要通过广告的方式把某种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赋予商品,将商品的物理属性和某种象征意义或文化价值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人为地将对这种商品的消费定义为消费者自我表达和获取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因此,推销产品不是营销的主要任务,营销的根本价值在于对商品象征意义和消费价值观念的创造与推广。这种创造与推广工作使得手段化的商品与消费成为人们追求的目的。随着资讯科技的不断提高,加之企业巧妙的大众化销售技巧、日益艺术化的广告以及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手段,营销对需求与消费的控制与引导力量将越来越强。 第二,在消费模式方面,市场营销加剧了消费与需要的背离程度以及消费结构的倾斜性。以消费主义为动力的消费品生产,其动机不是考虑消费者或社会的利益,而是为了企业的利润。企业不但为利润而制造消费品,而且同时也为利润而创造需求。“需要”的定义不是来自于人们的真正需要和社会的普遍利益,而是为进一步扩大利润的生产需要来确定。在人为地制造消费需求的过程中,营销通过广告宣传不断创造新的“消费时尚”,诱导消费者接受他们自己实际上可能并不需要的消费品,并通过赊购、分期付款等促销手段促使消费者进行超前消费,这种诱导行为形成了大众对消费时尚的普遍需求和对许多基本需求之外“欲求”的需求,从而使消费者的消费活动背离了自己的真正需要,在广告的诱导下按营销设计的消费方式进行消费活动。另一方面,市场营销通过控制消费把消费者引向崇拜物的方向上去,使人陷入了在异化消费中认识不到自己真正需求的境地,从而导致畸形的消费结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严重不对称。营销片面地强调了物质消费对消费者的作用以及物质消费对精神消费的替代性,很容易导致整个社会的畸形发展——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相对低下的精神状态。 三、对市场营销本质的再认识 从对市场营销在消费异化过程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营销对消费异化的产物——消费主义及其支配下的非理性消费模式起到了宣传和强化作用,这种作用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物欲横流、消费者的精神空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现象的泛滥。虽然这种后果从其根源上看是资本对市场营销的操纵所致,但也与目前对市场营销本质的定位不当有关。营销是个人或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之物的一种过程。从概念中可以看出,营销的本质带有双重性,它既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活动。但目前在实践中我们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一般停留在促进销售的企业职能观的阶段,这种认识无法使市场营销摆脱企业和资本的控制。虽然现代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伦理与道德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但是资本的存在决定了伦理与道德永远不能取代利润的核心地位,因此也就无法彻底消除作为企业职能的营销对消费的异化作用。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进步,21世纪的消费呈现出新的特点,即消费的重心由物质转移到精神、健康、教育、娱乐、文化及资讯等领域,因此消费需求也将体现出五大特点:美学性,即美的意识和艺术性;知识性,即教养性和科学性;身体性,即体感性或五感性;脑感性,即六感性或官能性;心因性,即精神性和宗教性。这些特点具体到每一位消费者身上将会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这决定了今后消费者将不再把消费视为一种对商品或劳务的纯耗费活动,也不再被动地接受企业单方面的诱导和操纵,从生产厂商设计和提供的有限种类、式样中选购商品,而是要求作为参与者,与企业一起按照消费者新的生活意识和消费需求,开发出能与他们产生***鸣的“生活***感型”商品,企业则与消费者一起创造新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生活***创型”市场。 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消费与生产、消费者与企业的广泛接触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作为一种调和企业盈利目的与消费者需求满足之间矛盾的产物,市场营销的本质应该体现出更强的社会属性,它不是单为某一种活动或某一利益主体而存在,它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向消费领域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模式及消费物件,从而促使消费主体产生理性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则将这种理性的消费需求传递给生产领域,为生产领域能够生产出真正满足人类理性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有助于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产品与服务提供一种资讯传递效应。 现代资讯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市场营销的理论。由于资讯科技的开发和广泛应用给市场营销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直接促进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